清明節各公墓湧至大批掃墓人潮
昨日是清明節,地區各家戶都備有豐盛的祭品,舉行祭祖、掃墓活動,全縣各公墓也觸目可見上墳人潮,整個掃墓也於昨日下午達到最高潮,金城公墓大門前甚至一度出現人潮車輛動彈不得的現況。
清明節祭祖,是相沿已久的習俗,各家戶大部份都在昨日中午以豐盛的菜餚,祭拜祖先,緬懷祖先恩澤,充分展露慎終追遠感恩懷德之傳統習俗。
上墳掃墓也是清明節地區各家戶共同要做的一件事,昨日午後,通往金城、金山、金湖、金沙、烈嶼等公墓的道路上,可見一群群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潮,帶著糕餅水果、鮮花等大包小包的祭品,虔誠在先人墳前祭拜,並以鋤頭、鐮刀等工具,將墓地旁的小樹、雜草剷除,也在墓前與墓背掛滿印紋的五色紙,用小石頭壓住(表示有子孫緣者),再向先人上香,緬懷祖先恩澤,福蔭子孫。
昨日,殯葬所也在公墓設立服務站,提供茶水、掃墓工具,來服務民眾。金城公墓於下午一時起湧進大批掃墓的人潮,由於許多駕駛人車輛駛入墓區,機車、轎車、人潮頓時進出不得,在員警及義交的疏導下,才慢慢恢復暢通。
地區早年的環境,許多民眾親人安葬在各郊區,這幾天,各地也可看到家族成員帶著祭品到親人墓園掃墓,也由於農地的拋荒,使得郊區墓園雜草叢生,樹木環繞,民眾合力來剷除樹木、雜草,讓墓園稍具景觀,家族長老也會向後輩子孫述說祖先的歷史,讓子孫更曉得先人的墓地,感懷祖先的福蔭。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相沿數千年而深具意義的一個節日,而祭祖掃墓更是此一節日不可或免的兩項活動,舊俗相沿,清明節前後十天是掃墓的吉日,民眾會到先人墓地上香,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
記者陳麗妤/金湖報導
昨為一年一度清明節,金湖民眾公墓湧入大批掃墓民眾,全家出動,攜帶鮮花、蔬果,祭拜祖先表達追思,金門縣殯葬管理所也於上午七時三十分起即到場服務民眾,並提供茶水、毛筆、紅漆、水泥等讓民眾使用,在清明節整理祖先的墓地。
清明節為地區一大節日,除了祭祖外,民眾均會前往民眾公墓掃墓,祭拜祖先表達慎終追遠之意。
金門縣殯葬管理所所長楊誠友表示,配合地區掃墓習俗,從清明節前十天起,各民眾公墓管理人員均開始加強民眾服務,並於入口處提供茶水、毛筆、紅漆、水泥、畚箕、鋤頭、鐮刀等,讓民眾整理祖先墓地使用。
楊誠友也指出,地區各民眾公墓平日即有管理人員,除了環境整理外、亦包括開挖等服務。在清明節前後,各地管理人員更是忙碌,但對他們來說並不覺得辛苦,重點是「便民服務」。
昨日為一年一度清明節,金湖民眾公墓湧入大批掃墓民眾,中午過後更進入顛峰潮,公墓兩旁排滿車子,金湖警察所也前往協助指揮交通,一站就是一天,來來往往的民眾也不時和他們說:辛苦了!
金門民眾公墓祭祀堂日前因歷久損毀已整修完工,內、外環境均十分整齊、內部多了排位,外部也多了香爐,供民眾前往祀祭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