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中學生展開五虎山植物之旅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688
金中學生展開五虎山植物之旅

金中學生展開五虎山植物之旅

雀梅藤酸酸甜甜,草甘蔗嫩莖甜甜酸酸。海桐木繁花馥郁,潺槁樹枝葉芳白。五虎山的草木正在春天裡爭妍鬥豔,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帶著金門高中的學生上山認識它們!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所舉辦的中學生五虎山植物之旅,已在這週登場,這項活動是為了帶著學生,走進山林,在大自然中進行環境教育。

講師陳世宙(退休教員)昨天引領著學生,從北嶽廟旁的登山步道上山,沿途講解山上的花草樹木。他介紹給學生的,包括:美人樹、耳挖草、潺槁樹、雙面刺、石斑木、黃荊、芒萁、雀梅藤、朴樹、小葉桑、山黃梔、白背木薑子、絡石、羊角拗、海桐、小薊、火炭母草等。

陳世宙在美人山前介紹了美人樹。美人山是五虎山中的一座;因為花崗片麻岩中有雲母、長石、石英的成份,太陽一照,會有晶光閃耀,就好像是美人配戴了寶石,因此就以美人做為山名。

在北嶽廟旁,寨仔山下,正好有兩株美人樹對著美人山;陳世宙用它來介紹掌狀複葉的概念。他還說,美人樹像懷孕的女人,腹部大大的。沿著山路而上,他陸續講解以下各種植物。

耳挖草|這種草有唇形花,葉子是心形的,茸茸的。陳世宙用它來介紹葉對生的概念。他以出雙入對,萬年富貴,加強學生對於對生的印象。挖耳草整株長得就像掏耳垢的耳挖勺;學生剛開始猜成棉花棒。

潺槁樹|金門人不但叫它姑婆樹,也叫它臭柑。它是樟科的植物,凡是樟科植物,都帶有香氣。陳世宙用它來說明葉子互生的概念。

雙面刺|又叫鳥不踏或雙面針。它的葉子裡有油囊,會散發香氣。是一種芸香科植物;葉子揉一揉就會有橘子的味道,

石斑木|花白色,這個季節開得很盛。太武山也很多。

黃荊|舊時被用來催化黃豆的發酵。陳世宙用「負荊請罪」的成語來加強印象。

芒萁|蕨類植物。金門舊時沒有菜瓜布,用它來刷鍋子。

雀梅藤|微酸,很像梅子。陳世宙吃給學生看;學生們因為有野果吃,有意外之喜。

朴樹|童玩植物。金門人有一朴,二臼,三黃荊,四苦柬,番石榴沒有用的說法。又有樟樹陀螺擅走,烏臼陀螺擅轉,翻石榴陀螺「車畚斗」的說法。朴樹的種子,也可以當做竹製空氣槍的子彈。

小葉桑|果實是桑葚,可以生食。以前的小朋友會拿它的葉子養蠶。

山黃梔|天然染料,可醃蘿蔔乾。花很香。金門老阿媽叫它「黃梔米」。

白背木薑子|葉子的背面較白,因而得名。許多植物的命名都是這樣子來的。(白背木薑子葉片的長度和寬度,是木薑子屬裡最小的一種。)

絡石|夾竹桃科,有毒。花形像風車。它是一種常綠攀緣藤本植物,常以氣根在石壁上攀爬(像石上的網絡)。

羊角拗|有人叫它斷腸草,與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植物同名。它是夾竹桃科的蔓性木本植物,有毒。蓇葖果成對像羊角。(這種植物不產於台灣。)

海桐|花白色(或帶黃綠色),氣味芳香。原本要六、七月才開花,但五虎山的海桐卻已繁花滿株;表示時序有點混亂了。

小薊|金門人叫它雞冠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別稱雞項草。花冠有些為紫色,也有白色。)

火炭母草|金門人叫它冷(沁)飯藤。嫩莖剝皮可食,酸酸甜甜。葉子可當野菜。

在陳世宙的帶領下,金中的學生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唇、齒、舌吸吮或嚼食,親身接觸、感覺了這些植物,並紀錄它們的形狀、味道。

金門國家公園保育課陳秀竹表示:帶學生們到五虎山,是要讓他們向大自然學習。即使學生未來的工作不在生物領域,但這些植物的形狀、顏色或生命現象,仍會在工作上帶給他們許多創意和靈感。就算在工作上不發生關係,也可以豐富生活的內涵。她希望學生們將因為了解金門的植物和生態,更珍惜金門的植物與生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