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輪腳踏車蔚然成多年國小全民運動
多年倡獨輪,一人配一輪。一輪增益智;一輪出群倫。多年國小推動獨輪腳踏車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了。學校配發每位小朋友一部獨輪車。學生騎著它做運動,做表演,有時連喝水等生活細節,也是立定在獨輪上解決。
校長黃奕展表示,獨輪腳踏車在多年國小已經是一項全民運動,已經融入學校的生活。
多年國小推展獨輪並非著眼於競技,而是讓它具有普遍性;但為了鼓勵學生精益求精,仍設有認證制度。小朋友可以循序漸進,挑戰較高難度的技巧。
多年國小是一所健康促進學校。每天的第二節課,全校學生都要做運動;學生們也會利用這段時間練習獨輪車。此外,每周五的第四節課,也是學生們的練習時間,由各班導師陪著練習。
在多年國小的體育館裡,踩著獨輪的學生,會在八個安全錐之間練習過彎。剛開始是蹇滯的、不穩的,隨時要費一些力氣重新調整姿勢;漸漸地,身形趨於穩定,速度也變得流暢。
除了轉彎之外,他們還得練習直行。他們用一支長長的竹竿(與地上的白線呈八字形),一支短短的粉筆(置於白線上),設計成喇叭口;由寬處入,而窄處出;持續練習到車輪不壓到粉筆,就接近成功了。
騎單輪車最重要的是學習平衡感及精神專注。個人花式要靠自己多磨練;團體的接花表演還得培養與隊友的默契。踩獨輪車已被當成一種益智運動,它可以讓平衡感充分的發揮,也可以協調全身的肌肉和經絡,使身體各部份處在既活躍又輕鬆的狀態
在臺灣地區,有些推動獨輪車的人認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設計,大多是以右邊為主,容易造成失衡;藉由騎獨輪腳踏車的操作,有助於左、右腦的平衡發展。
多年國小自民國九十一年開始推動獨輪腳踏車運動,並成立獨輪車隊,這是金門島上的創舉。校方表示,推動獨輪車運動是為了提倡正當的休閒活動,讓學生從中肯定自己,享受一技在身的樂趣。
學生剛開始要扶著欄杆練習;這時候,大多人會把重心放在手上。等熟練了之後,只要用略撐一下欄杆,就可以前行;這時,老師們就會牽著學生的手,幫他們渡過需要欄杆的階段。
為了鼓勵學生不斷提昇自己的技術,學校設計了︿獨輪車運動技能認證記錄單﹀,只要完成一項,就可由認證老師簽章註記。學生們要完成的項目如下:扶持上車及前進、自由騎行十步、自由騎行五十步、前行三十步及轉彎、自由騎行一百步以上、自由上車、定車十步或十秒、定車一百步或五分鐘、定車三百步或二十五分鐘以上、能上下三十度坡、後退行五步、後退行三十步、後退行轉彎、二人拉手同行、三人拉手繞圓心三圈以上、三人疊手繞圓心三圈以上、S行十公尺以上、下二十公分階梯、單腳直行一公尺、原地彈跳五次。
多年國小的主任劉界宏表示,學騎獨輪腳踏車並不困難,大部分的學生在三、四周內就可完成入門的學習。接下來,學校會訓練他們進行接花,也就是團體花式表演。獨輪功夫若練得好,可以在車上玩許多遊戲。
在多年國小,每位學生都由學生分配一部獨輪車,並有停車架及制服。獨輪不僅是多年國小的特色,也完全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就連多年國小的入口處,也高高矗立著一部獨輪。看來,多年國小頗有以獨輪獨出群倫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