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走過一甲子金門員工登山健行再創萬年青
台電一甲子,併金僅十齡。台金同一體,要爭萬年青!大約一萬八千名臺電人,昨天在臺閩十六處風光明媚的地點,同時舉行登山健行活動。金門營業處的二百多名員工,也攜家帶眷,在浙瀝嘩啦的雨陣中,撐著傘,步向武巖。
台灣電力公司為了慶祝成立六十周年,發動全國各營業處的員工、眷屬及退休人員,一起參加登山健行活動。活動的主題被命名為「台電一甲子,再創萬年青」。
台電金門營業處的人員,昨天也響應總公司的號召,風雨無阻,登上了太武山。金門營業處經理涂金泉表示,金門的電力供應無虞,但過去半年,金門曾發生兩次大停電,因此,今後首要目標就是要讓電力的供應更加充裕而可靠。
涂金泉說:未來,金門營業處將在小金門麒麟發電廠增設一千瓩的發電機;在金門增設一座鵲山變電廠;建構完整的環狀迴路及監視遙測監控系統(SCADA)。透過光纖電纜蒐集電壓、電流、警報等訊息,以提昇供電品質,並以自動化改善人力日漸吃緊的負荷。
台電公司指出:今年五月一日,台電將滿六十歲。台電於民國三十五年接收戰後殘破不堪的電力設施,開始肩負起提供電力的任務;全力以赴,使全國產業和全體國民,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電力服務。
戰後,台電面對的是百廢待舉的多重艱難與險阻。日本人曾斷言「台灣三個月之後將陷入黑暗」。在全體員工同心協力之下,台電不但克服萬難,戳破了日本人輕蔑的預言,還大幅改善及擴充既有的供電設備,持續提昇供電品質及對用戶的服務。
歷經一甲子的快速成長,源源不絕的電力,成了台灣經濟起飛的動力,不但帶動了工商業的蓬勃發展,也大幅提升了國民的生活水準。
台電金門營業處與台電的歷史原本是分歧的。民國三十九年,金門民間成立了「金門電燈公司」;四十九年六月,電燈公司被改組為縣營的「金門發電廠」。民國五十七年五月一日,金門發電廠又改組為省營的「福建金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到民國八十六年,在地方各界長期的推動下,終於獲行政院核定,將金門電力公司改組,併入國營的台電公司經營;同年七月一日,台電在金門成立「台灣電力公司金門區營業處」。金電併入台電後,今年已是第十年(含八十六年計算)。
目前,台電金門營業處擁有的供電設備如下。在發電機組方面:大金門有塔山、夏興及莒光三座發電廠,總裝置容量為九萬一千九百五十二瓩,可靠出力為七萬六千八百三十七瓩。小金門有麒麟電廠一座,裝置容量為五千七百六十二瓩,可靠出力為四千九百瓩。在變電設備方面,共有塔山、夏興、莒光等配電站三處。輸電線路共有七十七公里(22.8KV十一條)。配電饋線共有三十八條(11.4KV十一條、3.3KV十八條);線路長度總共有一千零七十四公里(架空八百七十一點八公里、地下二百零二點二公里)。
以民國九十二年一到十二月為例,金門各電廠的總發電量是二億三千一百六十五萬三千三百六十一度。其中,大金門各電廠的發電量佔二億一千六百二十七萬五千二百八十度;小金門麒麟電廠發的電量為一千五百三十七萬八千零八十一度。九十二年全年的售電量為:二億九十三萬二千八百一十五度。同年的電費收入為:四億八千三百三十七萬三千零七十八元。
九十二年十二月止,金門的用電戶總共有二萬零七百零五戶;其中,電燈用戶數為一萬九千四百戶,電力用戶數為一千三百零五戶。
根據今年四月七日更新的最新數據,金門營業處的員工總共有二百零四人。平均年齡為四十五點三歲。學歷在大學以上者,佔百分之八點八;專科佔百分之二十五;高中(職)佔百分之四十六;國中以下佔百分之四十點一。
台電公司指出:台電六十歲的生日願望,就是要秉持「誠信、關懷、創新、服務」的理念,追求卓越;並效法前輩篳路藍縷、堅苦卓絕的精神與犧牲奉獻的典範,為國家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優質而充裕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