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利用觀光、教育或以閩南文化做靠山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468

「金木水火土,產業新藍圖!」除了金酒以外,金門其他產業要想獨立發展是沒有條件的;不過,各種產業,卻可以依托於觀光、教育或閩南文化,取得發展的空間。

監察院綜合規劃室主任洪國興在縣政發展研討會中表示,金門的各種產業,可以利用觀光、教育或閩南文化做為靠山。例如,政府為了平衡南北,已有將科學園區、故宮博物院分區設置的先例;金門也可以想出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大型建設,爭取中央政府在金門投資。建設及管理,都可以由中央政府負責,金門只要能因此帶動產業發展就好,至於金門需要什麼,一定要靠金門自己去想。

他說:金門也可以把教育當成一種產業,但必須要有適當的規模;消費者來自大陸。目前大陸人民的升學率仍然很低,往往一村才有一人就讀大學,如同三十年或四十年前的台灣一樣。對大陸招生,學費高並不是問題,規模才是關鍵;香港的學費更貴,照樣做得起來。

立基在閩南文化上,也可以發展相關的產業。台灣的古蹟維修往往找不到專業人才,因為人才不足。金門有足夠的古厝、古蹟,可以藉以培養維修人才,只要有足夠的水準,就可以到台灣或其他地方接案子。

金門賢聚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顏炳洳表示:金門不應該只有一條經濟命脈!他提出「金木水火土,產業新藍圖」的主張,認為金酒、森林、海水浴場、砲陣地、畜牧等土產,可以成為金門的五行產業,產業和觀光,彼此可以拉著走。

立委吳成典呼應顏炳洳的看法,認為農、林、漁、畜加上陶瓷廠,都不應該放棄,應與金酒並立,成為金門經濟的支柱。

他說,五十年前,誰能預料金門得靠金酒生存?五十年後,其他支柱,也許又會互相輪換,成為金門最重的經濟命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