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碧眼夜晶明脫離流浪貓生活阿憨阿霞儼然貓中貴族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題報導。
點閱率:676

金門防疫所出現兩隻近乎雪白的貓客|露爪能走壁,碧眼夜晶明;毛白性溫馴,尾長身機伶。牠們曾經是流浪貓,如今看起來就像貓咪裡的貴族,這要歸功於主人有愛心。

阿霞(金門腔:阿蛤)是一隻貓的名字。牠曾經是一隻棄貓;主人是金門技術學院的女學生。有一次上廁所時,她在馬桶邊發現了牠;當時,牠才十五公分大小,長得並不怎麼起眼。

女學生把牠帶到金門防疫所,由獸醫歐陽憶梅為牠驅蟲。女學生認定牠是母的,因此叫牠阿霞。獸醫不明白女學生何以那麼肯定牠是母的,仔細檢查後,鑑定是公的才對;不過,阿霞的稱呼已定,並沒有再改。

驅了蟲,等阿霞長到獸醫認為可以動手術的年紀(大小),在同學們的一致建議下,生怕繁殖出一窩。因此,阿霞就被施以結紮手術。麻醉藥一下,當時,貓只不過是「睡著」了,但女學生卻哭泣了:::。

在女學生用心照顧之下,阿霞越長越俊,成了貓族裡的帥哥。阿霞的眼球是翠綠色,全身幾乎都是白毛,白紙一樣的白,但因為是毛質,所以白得比紙質漂亮。牠的鬍子更白,尾巴是黑色與深灰的組合,一圈黑一圈灰。兩耳鬢有兩塊對稱的斑文,背腰部也有兩塊斑文,這些點綴,讓阿霞更顯得黑是黑、白是白,牠的尾巴約為身長的一半。

自從有了阿霞,女學生就經常往防疫所走動。後來,又有一隻野貓被送到防疫所,防疫所的獸醫第一個就想到女學生,問她還想不想領養。女學生說:我就知道|我一定還會再遇上一隻貓!

這一次,女學生所遇到的貓,果然是隻母的,她叫牠阿憨。阿憨被收養之後,全身的毛色也變得雪白,貓兒眼也很晶亮。阿霞已經和白紙一樣白了,阿憨看起來似乎更白,牠的眼睛是淺綠的,比阿霞淺。耳朵是粉紅色的,額頭上雖有幾莖淡淡的黑毛,但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這是阿憨天然的識別標幟。

兩隻貓既美麗又溫馴,相偎相依的樣子更是可愛。女學生或其他人會問:野貓也能這麼可愛嗎?獸醫說:那可不一定,得看牠遇到什麼樣的主人!

阿霞和阿憨有時會回防疫所作客。臺大昆蟲系的學生藍羚元、吳尹文、林原銘等到金門做與老鼠有關的(恙蟲、鼠蚤)調查研究,與阿霞和阿憨玩了起來。

據他們表示,臺大昆蟲系的天花板上,常有小貓從天而降,因為有野貓鑽到上面生產。小貓總是意外地由不同的孔竅落下,幸運的就被臺大學生飼養一段時間,再找人收容;不幸的就是摔下後,被狗叼走,下場可知。被臺大學生收容過的貓有橘子、柚子、滿福堡:::等。

︽聯合報.聯合筆記︾最近有一篇︿先別找情人,先愛隻貓﹀的文章,作者(沈珮君)在文章中說:養貓,愛貓,是你心甘情願,是你情不自禁,牠不欠你。貓絕不像狗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貓不接受訓練,不取悅人,但牠的自由自在,反而真正取悅了你。如果你能愛貓,才有資格愛人,不會因為愛對方而扭曲對方。

以臺大生的經驗而言,貓還是可能當狗養,也會接受呼招。不過,人們還是可以學習把寵物當家人;把牠們當家人看待而不是畜牲,就不容易虐待牠們,或是動輒棄養牠們。

莊子曾說:「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有人把這段話解釋為:「萬物與我為一而同類」。人類雖然比動物更有能力,但若能善待周遭的物種,將會使自己的生命更美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