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史協會舉辦《為五四辦桌》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湖報導。
點閱率:393

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昨日於瓊林舉辦「為五四辦桌」為社造請命活動,文史工作者張火木及陶藝創作大師呂榮和新書發表、鄉土藝人董水貢吟唱金門歌謠,古樸的建築搭配傳統的歌謠,文藝氣息濃郁。接續也將籌設御書房,收集金門文藝資料,讓金門文化永久長傳。

昨為五月四日,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於傳統聚落瓊林舉辦「為五四辦桌」、為社造請命活動,現場有文史工作者張火木及陶藝大師呂榮和的新書發表,選擇五四舉辦活動,意義非凡,也帶來濃郁的文化氣息。

該活動昨日上午十時在瓊林里傳統古厝民宿「十三間」舉行,現場有著代表金門各時期的裝置以及照片,既保有傳統閩南建築的特色又富涵文化紀錄,深受前往參觀民眾以及遊客的喜愛。

文化局長李錫隆、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張火木、金門縣攝影學會常務理事蔡顯國等二十多位藝文界人士等均前往參與這場藝文活動。

李錫隆表示,現場除了新書發表外,配合整個空間準備了鄉土點心「紅龜粿」、地方道地特產美食辦桌,讓文藝界人士齊聚一堂,欣賞傳統歌謠吟唱等內容,進行一場「金門」文藝饗宴,在五四當天為金門帶來濃郁的文藝氣息。

李錫隆也指出,選在百年的古厝、屬於文藝界的特別日子舉辦活動,其意義非凡,而重要的是新書發表問市,將為金門文藝再注入一股新血,期盼金門文藝創作能生生不息。

張火木發表新書「金聲門振─金門鄉情語錄」,全書描寫三十三位金門旅台傑出鄉親令人感動的故事以及長年在外奮鬥的心路歷程,給後生晚輩借鏡,也為金門鄉土文學做紀錄。

陶藝大師呂榮和發表「陶然歲月」,回顧自己六十年來與陶為伍的心路歷程,他以「土樓庴生我養我、東村家扶我育我、西村祠源我教我、金門島想我思我、一生生涯跨兩岸、陶泥歲月永不悔」,道盡了對金門、對故鄉的思念,也表達了對陶藝的熱愛。另外書中更有他對陶藝的研究分享。

「金聲門振─金門鄉情語錄」、「陶然歲月」兩本新書都是金門縣文化局贊助出版。。

活動另有金門傳統歌謠吟唱,現年七十五歲的董水貢老先生,應邀以閩南調吟唱金門歌謠,包括「行船人」、「十二更鼓」、「乞食歌」等多首,董水貢與其侄董水應一唱一和,將現場與會者帶回時光裡,聽得如痴如醉。

而董水貢現場吟唱的歌謠,古樸中帶真情,該作品也是其侄董水應(六十二歲退休教師)所蒐集,叔侄倆一個吟唱、一個對金門語的口音與拼法更下功夫專研、註記,可說對金門傳統歌謠保存以及傳承極為重要。

而除了「為五四辦桌」為社造請命活動外,金門文史工作協會也將於「十三間」民宿成立御書房,收集金門文藝資料,蒐集地方文史書籍供人閱覽,也讓金門文化永久長傳。

張火木亦主動提供一百多冊圖書贊助,書法家洪啟義亦題字「瓊林御書房」道賀,為文藝辦桌活動增添佳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