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東埔走過繁華歲月風光不再!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題報導。
點閱率:1,914
字型大小:
東埔走過繁華歲月風光不再!

東埔走過繁華歲月風光不再!

東埔昔稱萬人煙?今遺碎瓦在田泥。雞犬相聞池魚露;醃酸、考古,蘊數奇!位在金沙鎮汶沙里的東埔村,目前只有幾戶人家,村容雖然是「小家碧玉」,卻有美景,有人文,也有地方產業。據說,古時,這裡曾有「萬人」聚居於此。

金門過去產鹽,鹽政的管理單位|浯洲場鹽課司,就設在東埔;當地也曾經出過好幾個舉人。傳說(不知是那一朝那一代),東埔曾是全島最繁榮的地方,有萬人煙的說法;如今,在東埔的田間,無論怎麼清理,就是有撿不完的碎磚或碎瓦::。

萬人煙若真的是一段歷史,現在也早已湮滅無跡,成了傳奇故事;但在小小的村落中,則有一個號稱「酸中傳奇」的高粱酸白菜工坊,在這裡醃製和研發,成為金門特產加工的新秀;還有一位叫蕭永奇的文史工作者,正全心投入在金門族譜、古墳、家廟的考古研究。他們都選擇在東埔醞釀他們的事業,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功發酵。

東埔位在沙美東側。西北是英坑,東南是東蕭、蔡店,東北是西山前。據村裡的老婆婆何富說,東埔一村,舊時還可以再細分成「東面」(東厝)、「西厝」和「央仔」(中厝),成了村中有村的情形。央仔的金門發音近似「因欸」,意思彷彿是「伊的」、「他們的」或「伊下」、「在他們下方」,用以區分同村不同掛的彼此。

村中有四口小池,其中有三口的產權分別歸屬三個村中之村,另一口的產權則屬鄰村沙美。村的東面有東池,雨季來時四面泥濘。村的西邊有大池和土磚池,分屬中、西兩厝,與杵臼池,圍著六角亭,構成了三角關係。杵臼池(金門音:禾更箍)屬於沙美,因此在鄉村整建時,並沒有被砌上石塊,圍上欄杆,稍加整理後,仍保有天然樣貌,成了村中最美麗的一景。亭旁有蚵殼池,是民宅風水的一部分。這幾口池,整建的方式不同,形貌各異,可以做為其它工程的參照。對發臭的池塘加以整治是必要的,但有些村人更慶幸杵臼池能維持原貌。

從蔡店方向進入東埔,村外有幾株木瓜樹,接近成熟的,直徑約有二十五公分以上,碩大的果實纍纍欲墜,好像要把樹壓彎或拖累成傾斜。經過水泥建物(長裕商店)後,迎面是兩座一落二櫸頭的閩南古厝並列;厝前有一個大埕,沙漏形的鋪面看來並不特殊,但磚縫間擠出的綠意,成了美麗的鑲嵌。

從十號、十一號這兩棟古厝往西,會經過防空洞、陳氏家廟(九號)。沿途有犬聲狂吠,有雞鳴喔啼,對半生不熟的訪客而言,這場喧鬧,是一場小小的震撼|不知會不會有犬隻撲來?經過兩棟透天厝,循路可以走向六角亭。大池位在海印宮與亭子之間;土磚池在十七號透天厝與亭子之間;杵臼池在村郊與亭子之間。

三座池塘,用了三種不同的工法整治。大池的護欄及肩,堤岸堆疊的石塊不留下縫隙,雖有灌概等機能,卻乏景觀可言。土磚池以生態工法整治,堤岸上的石塊,不再將縫隙填滿,但人工的斧痕仍重;池裡有村民所養的土魠魚悠遊其中。

杵臼池是東埔村景的一部分。池中有蝌蚪鑽動,有村中景物的倒影。池邊有高大挺拔,開著雄花的兩株木麻黃,是池邊最醒目的標的。木麻黃一前一後,從六角亭看過去,好像只有一株;樹下則有天然下種的苗木冒出地表。環池還有樟樹、相思樹、蘆葦,有鳥叫蟲鳴,有黃牛拖犁。

一位褪下軍服的青年,隨著已有六年犁田經驗的黃牛犁田;他叫陳益火,務農才兩三年,因為父親陳天源年紀大了,解甲歸田後,雖說是幫忙田事,更為了就近照顧老父。犁田?他只是新手,得跟父親好好學學;父子情深的畫面,在此流露。(最近,一夕之間,父親突然生病,讓陳益火眉蹙千痕::。)

這個季節,豆類和瓜類和芋頭紛紛種下。高麗菜已到了菜尾,卻是東埔村的主景,成百的白色蝴蝶,在高麗菜田中紛飛,也在豔麗的蜀葵花叢中汲取蜜汁。村中的枇杷將熟,桑實由紅轉紫,龍眼樹的花香正濃,香蕉樹的紫花倒垂。走到這些果樹前,來客心情或許會變得開朗,但農夫們似乎是無暇欣賞的|高麗菜心長了花,一斤只能賣四、五元;一百斤、一百斤挑在肩上,卻賣不了什麼錢。老人家說:還是舉筆尾(指公教人員或從事第三級產業)較好啦!

東埔的信仰中心是海印宮,主神是太子爺。根據陳清添所寫的宮誌,東埔原名「平山」,曾是金門最繁盛的聚落,有萬人煙之稱,但文獻不足,難以考證。根據蕭永奇(金門宗族文化研究協會理事)的研究,科舉時代,東埔陳氏一族有功名的讀書人包括:陳時明(歲進士|美化名稱;其實是貢生)、陳興仁(鄉進士|美化名稱;其實是舉人)、陳秉中(貢生)、陳思誠(舉人)、陳德豐(舉人)、陳經國(舉人)。

根據清人林焜熿所撰的︽金門志︾及明人洪受所寫的︽滄海紀遺︾,東埔的陳良策,學問淵博,磊落不羈,與蔡宗道(瓊林)、顏宏並稱三耆儒。東埔舉人陳思誠英年早逝,其妻事姑、撫孤,曾獲旌表。 以近代而言,東埔的陳紫車曾則是望重一時的鄉紳,碧山陳清吉洋樓的對聯|「蝸廬竣曰茍,曰茍又曰茍;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就是他的手筆。至於在金門連任過三屆立委的人,目前只有陳清寶一人,他也是東埔人。

東埔的民宅,現在只有二十來戶;和許多金門的村落相比,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大同小異,但它還是很有自己的內涵的。除了金門高粱酸白菜選擇在這裡打造「酸中傳奇」,帶動一些機會;建構中的︽金門華人族譜網︾也在這個村子裡靜待發酵。如果有更多人願意多觀注這一個村子,東埔將會更有活力。

金門的每一個村莊,都應該要有人去走動、走動,應該有更多人去從事環境教育,及聚落再發現的工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