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探索金門老牆之美網上看得見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專題報導。
點閱率:403

金門的傳統建築眾多,每面牆特色各異,各有風情,為了探索尋覓金門老牆,金門縣文化局不但特別出書來介紹,藉由書籍帶領讀者發掘閩南地區金門「牆」之美,也特別設置專屬網址,邀大家一起來發掘。你家附近也有特別的牆嗎?趕快上網來分享!

金門的民居多用紅磚赤瓦為主,明朗豔麗,在牆壁上存在的一些小裝置,常常是先人為了當時生活習慣的需求而設置的。對於現代人來說,因為社會的變遷,生活設施的便利性及社會性質的改變,讓祖先智慧的小東西消失殆盡。

文化局表示,金門傳統古厝大量使用磚石材料,在匠師巧手慧思的安排下,展現出藝術的美感,所以近期文化局也特別建置金門老牆資料網,除了介紹金門老牆的藝術外,也特別開放資料及圖片的上傳,讓大家可以分享更多更有特色的金門老牆,網址為wall.kmccc.edu.tw。

如果你對金門的牆沒有具體概念,文化局最近也推出「功夫牆|尋覓金門老牆」書籍,教你按圖索驥,逐步探索金門老牆之美。

「功夫牆|尋覓金門老牆」這本書作者是一位大陸籍的金門媳婦朱紅,攝影者是高宏昇;書中特別針對「牆」做了一番研究,當然是對於已經存在有一些年代,或是有特色的地方,或有特別意義的,而不是現代化的水泥牆;「牆」的定義很多,有領地的範圍、隱私的維護、私有土地、安內攘外等::「牆在園建築中一般是指圍牆和屏壁(照壁)而言,主要用於分隔空間,豐富景緻層次及控制和引導遊覽路線等,是空間構圖中的一個重要構圖手段。」傳統建築的圍牆意義以防禦與界定的性質為重,而金門的老牆,除了具有閩南風格之外,更融合了戰火餘生後的滄桑,與軍事管制的寫照。

作者以她對金門的熱愛,道出了平時不為人所注意的牆,全書淺顯易懂、筆調輕鬆活潑。

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表示,金門的老牆相當具有特色,值得大家一起來發掘,所以特別成立一個網站平台,讓大家將生活周遭曾經看過或聽過的老牆故事與照片做分享,希望保存這些難得的資訊。

此外,李錫隆也說,很高興在文化資產保護法的公布後,推出「功夫牆─尋覓金門老牆」這一本相當有意義的書籍,他說,金門的歷史建築在環境的變遷與歷史的洪流下,經歷了不得不然的制約,而形成今日外人眼中一個可以尋覓古蹟的好所在,與其他先進國家相較,雖然稱不上現代化,但可貴的是,隨著時光流轉,如今卻成了一個寶藏。

李錫隆也提到,「功夫牆」將金門本地各聚落、各社區的牆同中求異,反應各地域的風格特性,這種風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宗族、姓氏、風俗習慣等,每一面牆,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象徵隱喻及文化傳承。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