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沙道上》蔡厝民享社區協會為蔡復一路催生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特稿報導。
點閱率:378

■復一路

蔡厝民享社區發展協會希望將太武山東北的環山道路命名為「蔡復一路」。

端午節是一個讓人發思古幽情的節日,它要紀念的人是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詩人;金門也有愛國詩人,他的名字叫蔡復一。

屈原所處的時代有靳尚等奸臣當道,楚懷王則是無能的昏君;他不忍見國家淪亡,只好投水而死。蔡復一是明朝的愛國詩人;在他所處的時代,明神宗(萬曆皇帝)是連續一、二十年早朝的昏主,繼位的明熹宗又被宦官魏忠賢把持國政。蔡復一曾官拜司馬總督,手持尚方劍,名義上雖可節制五省,但因為有人掣肘,致使號令不行,使平苗的軍隊不能有效發揮戰力。他最後是功成身隕,鞠躬盡瘁,病死軍中。

在清軍入侵東北時,蔡復一(當時可能辭官在家)曾經發出「使奴首可貿,吾不愛吾首」的悲慨|他希望用自己的頭,換取女真的頭(可能是指努爾哈赤或其他清軍首領)。不過,在明朝中後期,不斷有黨爭及內憂外患,在任人惟私的時代裡,像蔡復一這類的人物,往往是無法發揮長才的。

屈原的重要著作有︿離騷﹀、︿九歌﹀、︿天問﹀等,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極大。蔡復一的著作有︽遯庵詩集︾等。蔡復一的文學地位,當然比不上如日月般耀眼的屈原,不過他的才名在一時一地之中,仍可算是首屈一指的。瓊林進士蔡獻臣與蔡復一並稱同安二蔡,他形容蔡復一是「胸中吞武庫,筆底倒湘纍」|把蔡復一和屈原給拉在一處了。纍是指冤死的人,屈原投湘水(汨羅江流入湘水)而死,因此被稱為湘纍。

在金門許多歷史人物中,蔡復一的故事最具傳奇性|他文武雙全,對國家也有實質貢獻,在︽明史︾中有傳;他的著作,是金門的智慧財產。如今,蔡厝鄉親爭取把環太武山北路命名為蔡復一路,實在是很有意義的提議。

據蔡厝民享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蔡流冰表示,他們希望政府將屏東文康中心|南陽坑道|蔡厝|金剛坑道|斗門步道|擎天水庫,這一路線,命名為蔡復一路,藉以紀念這一位出色的金門先賢。

■中興街

金沙鎮中興街的道路鋪面已經完工。施工期間,商家們一直很盡責地保護著路面,成了實質上的「衛道」人士。

在鋪面工程進行期間,只要有冒失的人把機車騎上還沒有凝固的路面,就會被高聲制止。

對於明知故犯的「缺德鬼」,街頭巷尾則議論紛紛,以輿論向對方壓力。

磚塊鋪成後,竟有小朋友拿著吸管和瓶罐吹著泡泡。吹落一地的,並非透明的泡泡,而是黑色的泡泡。問小朋友吹的是什麼,得到的答案竟是黑墨。大人們只好努力刷洗頑童留下的墨漬,心疼全新的路面尚未啟用,就被頑童抹黑。

施工過程中,中興街也出現了「斷頭斷尾」溝|前後約只有十七公尺。這條溝被認為沒有作用,在商家極力反對下,原本已經開挖,最後還是被填平。

水溝雖然被填平了,但商家的內心仍忿忿難平,因為水溝開挖的時候,有一口深水井遭到破壞,水中出現了水泥味。

中興街道路鋪面的改善,對兩側商家而言,是一項遲來的尊重。「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此之前,國中路、復興街、博愛街、三民路等,都已鋪設,幾乎是獨漏了這一條。

民眾之所以怨聲載道,往往是歹路難行。給民眾一條好走的路,他們表現出來的,便是珍惜的模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