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蘭桂齊芳傅子昭傅子貞書法雙璧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專訪報導。
點閱率:1,064
蘭桂齊芳傅子昭傅子貞書法雙璧

蘭桂齊芳傅子昭傅子貞書法雙璧

傅子貞老師是地區知名的書法家,但很少人知道,他的書法啟蒙老師,竟然是他的胞兄傅子昭,傅家兩兄弟在書法世界裡,相互交流扶持,且各自揮灑出一片天地,兄弟齊為書法大師,相當少見,也傳為地區美談。

長年旅居新加坡的知名書法家傅子昭昨日在家鄉首次舉辦個展,不少藝文界人士爭相到場欣賞,一窺大師級的書畫創作,浸淫書法已經超過六十個年頭的傅子昭表示,希望未來年年都可以在家鄉辦展覽,跟鄉親分享他的書畫作品。

沒有名師指導,沒有好的紙墨筆硯,傅子昭的學習書畫之路相當辛苦,傅子昭跟胞弟傅子貞(兩人相差二歲)從小一起接受私塾教育,當時正處抗戰時期,家中的生活雖然不見富裕,不過相當關心孩子教育的傅母,堅持孩子一定要學寫字。

跟一般孩子一樣,小時候的傅家兩兄弟也是相當調皮,可是就是這股不服輸的勁,讓兩人的書法功力越見深厚,原來是當時班上七、八個同學常常會比賽寫字,兩人為了戰勝其他同學,常常日夜練習,書法的高深底子也就是在當時奠下。

傅子貞說,當時那班同學,後來也都陸續成為知名書畫大家,像許湧泉、林克崢(吳鼎仁的岳父)等人就是。

由於父親早逝,家中又不甚富裕,為了繼續升學,傅子昭與傅子貞兩人選擇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傅子貞與其他兩位手足在家鄉侍奉母親,傅子昭則選擇到新加坡投靠叔叔,繼續升學。

傅子昭說,剛到新加坡時,由於叔叔在當地擔任校長,國文底子好、又寫的一手好字的他,被延攬當國文老師,後來星國更改教育認證制度,不承認他原先的學歷證明,要他再度接受考試認證。

經過數月的苦讀,他如願通過考試認證,而且還得到第三名的佳績,當時只要成績是前三名,都可獲得特別的禮遇,傅子昭放棄了優渥的津貼與晉升選擇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畢業後,才二十歲多歲的傅子昭,由於表現傑出,獲聘出任裕華小學校長,爾後,又轉任導僑小學校長,而這一當就當了三十年,十年前才正式榮退。

退休後,難捨對書法的喜愛,傅子昭決定將書畫精髓傳授給下一代,有別於一般的書法班,學員動輒數十人,傅子昭的學生只有一位,且是位八歲的小妹妹,剛開始,朋友得知,都哈哈大笑,想不到經過他的一番調教,這位小徒弟勇奪星國各項書法比賽,當時還引起一陣話題。

經過媒體的大幅報導,傅子昭頓時成為各方力邀的名師,當時還有兩間學校爭相派出三百多位學生向他求教,此外,星國的大官、貴夫人們也視跟他習墨,為莫大的光榮。

闊別家鄉五十餘載,傅子昭說,期間雖然有空也會回來走走,或參加書法協會的聯展,但這次辦個展可是頭一遭,所以他也賣力創作許多好作品,希望跟地區文友交流。

受到傅子昭的潛移默化,傅子貞也寫了一手好字,傅子貞說,小時候,傅子昭的寫字真的很工整,只要給他一張紙、一枝筆,他就可以書寫的很整齊,無論橫、直都相當工整,彷彿用尺量出來一般,反倒是他,寫字像鬼畫符。

後來他將傅子昭的字拿來當臨帖,每日抄寫,久了竟然也寫出一副好字,甚至兄弟兩人的筆跡還挺相似,他說,當時他曾經寫了一封家書要寄給哥哥傅子昭,後來擱在抽屜裡,就忘了,沒想到一年多後,他打開,還以為是哥哥寄來的,筆跡的相似度可見一斑,這個趣聞,後來還常被家裡人拿出來調侃。

傅子昭的書法曾學習臨摹過顏真卿、何少駒、王羲之、于右任等人字體流派,所以書寫起來的字體有時候像王羲之的字,相連在一起,有時又像于右任的字體分開獨立,他將兩派字體的長處吸收,短處改良,再加入自己的創意,讓他的草書自成一格,頗受各方推崇。

傅子昭的作品在大陸的國際級書畫賽中曾得過七次獎項,且每次到大陸展出,都有相當的知名度,很多喜愛書法的民眾都聽過他的大名,而獲得的獎項更是不計其數。

傅子昭的書法在國際上頗負盛名、而胞弟傅子貞的作品也不遑多讓,受到大陸與地區的重視,兩兄弟各有千秋,也傳為地區佳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