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幼稚園教師研習》王大修開講多元文化價值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671
字型大小:

柬埔寨和越南的許多貧民,看似什麼都缺,卻依然擁有快樂;台灣人什麼都有,物質條件是人家的萬倍,卻獨缺快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系主任王大修昨天主持金門縣幼稚園教師研習。在七、八個小時的講座,他說了千言萬語,核心觀念就在多元文化的價值。

他認為參加研習的教師們可以一句話都不必記,最好是親自走一趟柬埔寨的船屋或地雷區,過幾天與蟑螂和蒼蠅為伍的生活。在那些地方,即使是斷腿缺足的人,也能擁有快樂。他們勇敢,他們微笑,他們的復原力非常快。他們再怎麼艱苦,都能保有快樂,人情味濃厚,慾望也不高,這正是台灣失去的傳統美德。

在金門縣政府主辦的九十五年度幼稚園教師研習中,王大修應邀主持七節課的講座。他主講的主題是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輔導,內容涵蓋意識建構、東南亞文化、法令規章和檔案的建置管理與追蹤輔導。

雖然要修習的東西很多,但其中最根本的,則是多元文化觀念的建立。他說:在臺灣,人們容易因為擁有金錢或權力,就認為自己了不起,這是很悲慘的!認識多元文化,去除種族偏見、歧視,學習平等與尊重,才能讓人類的價值觀覺醒,並得到快樂和幸福。

對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也要以接受多元文化做為根本,才能把「新移民」和「新臺灣之子」當成臺灣或金門的資產。尊重他們,而不是貶抑他們;讓他們的文化,變成本土多元文化中的一部分。就像現在的臺灣文化或金門文化,何嘗不是更早的外來文化?

從十三年前開始,王大修就隨著輔仁大學的耶穌會到菲律賓、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的貧民區。他們帶著一些錢,希望給他們一些幫助。後來,他和學生們覺察到,他們其實是帶著錢去學習而非施捨─學習本土文化所缺少或喪失的一些價值;這就叫夥伴學習!

在柬埔寨,有些老師一個月的薪水只有十五美元,還得靠捕魚和販售維持生計。其中有一位老師因為深知讀書的好處,因此不介意低微的收入,只希望教導孩子,讓他們有更好的未來。

王大修表示:當們對人的關懷,不再只侷限於血緣或親屬時,就是一種人生價值觀的覺醒。

在尊重多元化的前提下,臺灣和金門的社會,才能真心對待外籍配偶的子女,正視他們與本土的差異,從各個層面對協助他們。

從消極面來說,外籍配偶的子女受到尊重,將不會因為文化歧視,而仇視自己的母親,拒絕向學,變成不良少年,造成社會不安。

從積極面來說,外來的文化,終將成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呈現出多元文化,讓臺灣或金門的人文更豐富。這些新臺灣之子(新金門之子),也可能是未來拓展外教,發展海外貿易的力量。

在尊重多元文化上,台灣還有有太長的路要走。王大修告訴學員:如果你不能走一趟越南或柬埔寨;至少要走進他們的家庭,重新認識他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