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邊社區邀醫師傳授心肺復甦撇步
心肺復甦術最新版(二○○五CPR)的要訣就是「叫叫ABCD」。新版CPR壓胸和吹氣的比率為三十比二。署立醫院的醫師董文雅昨天在浦邊社區傳授這項救人、救命的方法。
董文雅表示,與舊版CPR的最大的不同之處,除了壓胸和吹氣的比率之外,就在於一般施救者不需要檢查循環徵象。當患者需要CPR時,施救者先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之後,就可以直接按摩三十下,以此循環施救。壓胸和吹氣的比率為三十比二。
浦邊社區為執行內政部補助健康社區計畫,規劃了一系列的講習課程,昨天的主題是心肺復甦術,由浦邊社區發展協會、金門縣衛生局、署立金門醫院等單位共同辦理。參與活動的民眾有數十位,共有十六位社區成員通過檢定。他們是:何應權、趙麗珍、王俞順、趙維文、王清進、何彩娥、何家成、周再金、何文川、何福全、王世振、王亞婷、周郁強、王世焜、周家才(里長)、周水土(鎮民代表)。衛生局表示,他們將於會後收到合格證書。
據署立金門醫院主任董文雅表示,二○○五CPR的口訣是「叫、叫、A、B、C、D」。其中,第一個「叫」是要「叫病人」
第二個「叫」是「求救,打一一九」,
口訣「A」(Airway)的動作就是要「打開呼吸道」。
口訣「B」(Breaths)的動作就是要「檢查呼吸」。
口訣「C」(Compressions)的動作就是「體外心臟按摩三十下」
口訣「D」(Defibrillation;自動心臟電擊去顫器)D要用到電擊棒
操作按壓與吹氣是三十比二。若有電擊棒,應在五次循環後使用。若懂得CPR的人不只一人,每五次循環,就可換手一次,交替做到醫療救護人員趕到為止。
董文雅表示,學會CPR,最可能施用的對象就是陌生人或心臟病患者,只要確實按照受訓的技巧去救人,即使施救無效,也不必擔心會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