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口述歷史訪問團提報南洋訪談心得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922

金門縣政府本著回饋鄉僑的心情,並為增進地區民眾對鄉僑在海外開拓歷史的認識,激發血融於水的情感,拉近僑居地與原鄉的關係。在縣長李炷烽指示動用第一預備金支持下,金門縣口述歷史訪問團上個月中旬前往馬來西亞僑社進行金僑口述訪談工作,昨天並在金門縣政府舉辦的華僑事務座談會中,將訪談心得和建議向縣長李炷烽提報。

縣長李炷烽指出,深入海外僑社會了解更多問題,這項對海外僑社口述歷史訪談工作,寒假應繼續做,並長期持續的推動,以達成和海外鄉僑的連結和聯繫。

李炷烽也希望以分頭進行、全面展開,讓金僑對金門發展過程重要史蹟留存下來。有關鄉僑關心的土地問題,由於涉及國籍法等問題,有些還要本人親自回來金門處理解決,因此,相關部門要做成記錄,以配合今年十二月份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世界金門日大會中,向鄉僑說明。

縣長李炷烽也對金僑第二、三代等返鄉尋根,並希望有一天達到金門學子和海外金僑子弟雙向交流或家庭接待的模式,畢竟有來有往才有意思。而華僑小三通中轉問題,在中央還是表達要慎重考慮的情形下,李炷烽覺得中央實在是莫名其妙,不可思議。而金門縣政府也希望爭取更多支持,例如向國防部軍聞社電影圖書館爭取拷錄一些以前金門重要要聞,以在世界金門日在馬來西亞舉行時,播映給僑親分享。

金門縣口述歷史訪問團一行八人,經於今年七月十三日至二十日,在團長楊清國帶領,前往馬來西亞的吧生雪蘭莪、馬六甲、柔佛州等三處金門會館進行金門華僑耆老及鄉賢的口述訪談。

訪談結果,根據縣府秘書董群廉提報指出,主要有:一、達成聯繫海外金僑的情誼:這次華僑口述歷史訪問團,受到僑社熱情的接待,實際的訪談行動,讓他們感受到故鄉對他們的重視,縣長動用第一預備金來支持這樣的活動,尤其令他們感動,因為這是金門故鄉百餘年,第一次用實際的行動來回饋僑社,堪稱是一項創舉。二、蒐集到珍貴的史料「唐山書信」:這次口述歷史採訪團成員,在行前就有進行觀念溝通,希望除了口述訪談以外,也希望進行史料蒐集,所以成員都非常認真,也叮嚀受訪者將重要證件攜到現場,這趟訪談並蒐集到許多早期的證件,例如民初的身分證、僑居地申請入境的「大利」(證件)、種牛痘的疫卡,最值珍視的是「批銀」的信函。

另外,在雙向溝通聽取建設性建言,以及連結金門各地僑社,結成金門華僑網站,和可以促進僑社各地經驗交流,都是金門縣口述歷史訪問團這趟訪談的重要成果。

而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起在金門縣政府第一會議舉行的「華僑事務座談會」,係由縣長李炷烽主持,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社會局長盧志輝、民政局長洪國正,以及教育局、地政局、警察局等代表出席參加。

金門縣口述歷史訪問團團長楊清國、成員董群廉、楊天厚、林麗寬、蔡鳳雛、陳延宗,並作心得分享。

董群廉建議縣府架設和金僑僑社聯繫的網站,以及海外僑社青年返鄉尋根,活動可設計成戰鬥營或夏令營模式。楊清國則建議縣府輔導對僑社的網站建置,並出版僑親珍貴詩集,以及來金就讀技術學院的獎助。蔡鳳雛則建議縣政府繼續爭取華僑小三通和僑親關心的土地問題解決。林麗寬則表示,僑親對縣長關心他們,都表達感謝之意,並希望金門有技術學院的設立,能繼續發揚光大,留住人才。而世界金門日希望能在金門舉辦,華僑也希望能直接小三通進出兩岸;有關金門資訊文獻並能提供給僑親閱讀。楊天厚則對今年十二月十五日要在馬來西亞舉辦世界金門日活動,建議金門縣政府能規劃幾場介紹金門風土民情演講。他也指出,馬來西亞僑領楊忠禮關心金門地方建設,希望金門縣政府把握小三通時間點,能朝招商引資開發五星級國際飯店或會議中心,只要政府提供土地和相關配套措施,他也不排除和其他企業回來金門投資。並希望金門故鄉和僑界有更多雙向溝通。

會中,地政局代表也就華僑關心土地問題,以及有關華僑面臨之國籍問題、華僑身分認定、持有土地被他人登記等問題,加以說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