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定古蹟再添六處累積達三十九處

縣定古蹟再添六處累積達三十九處
金門縣經陸續公告古蹟數,原本有三十三處,但隨著金門縣政府再公告六處縣定古蹟,使金門縣古蹟達三十九處之多。
金門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四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四條;九十五年三月二十日「金門縣古蹟、歷史建築、聚落與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辦理。經公告金門縣「睿友學校」、「邱良功古厝」、「莒光樓」、「陳詩吟洋樓」、「烏坵燈塔」、「黃宣顯六路大厝」為縣定古蹟。
這六處新公告的縣定古蹟,被指定為縣定古蹟理由,分別是:
睿友學校,屬於宅地類,指定為縣定古蹟理由,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邱良功古厝,屬於宅地類,指定為縣定古蹟理由,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莒光樓,屬於其他類,指定為縣定古蹟理由,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陳詩吟洋樓,屬於宅地類,指定為縣定古蹟理由,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烏坵燈塔,屬於其他類,指定為縣定古蹟理由,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具有其他古蹟價值(軍事層面時代意義)。
黃宣顯六路大厝,屬於其他類,指定為縣定古蹟理由,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金門縣政府指出,在六處新公告的縣定古蹟中,其中,以莒光樓最為中外人士所熟悉。莒光樓位於金城鎮,是一幢仿古宮殿式的三層樓建築,建於民國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用以表彰在金門歷次戰役中英勇官兵之事蹟。由於曾經被採用為中華民國郵票圖案而馳名中外,成為外賓訪金門的第一站。一樓設有簡報室,放映金門多媒體簡介,可以讓來訪者對金門有個概括的認識。而此一仿古代麒麟閣的建築,則為名建築師沈學海所設計。
金門縣之前陸續公告的三十三處古蹟,分別是:第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第二級古蹟,金門朱子祠、文臺寶塔、虛江嘯臥碣群、水頭黃氏酉堂別業、瓊林蔡氏祠堂、陳健墓、陳禎墓。第三級古蹟,奎閣、清金門鎮總兵署、豐蓮山牧馬侯祠、漢影雲根碣、盧若騰故宅及墓園、一門三節坊、邱良功墓園、海印寺石門關、蔡攀龍墓、陳禎恩榮坊、西山前李宅、古龍頭振威第、古龍頭水尾塔。縣定古蹟,將軍第、文應舉墓、陳顯墓、東溪鄭氏家廟、西山前李氏家廟、黃汴墓、慈德宮、黃偉墓、浦邊周宅、觀德橋、楊華故居、烈嶼吳秀才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