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青少年團康幹部培訓展開
人的一生是戲,一身也是戲!在青少年團康幹部培訓活動中,學員們在舞台上學習使用肢體語言;他們用五個身體組合成噴水池,用十個身體組合成人肉挖土機:::。
「變身大大大,縮身小小小。眉來又眼去,比手又劃腳。五官都是戲,肢體最重要!」|在這堂戲劇課程中,幾十名學員們被要求隨著音樂,在舞台上遊走。走到最熟悉的位置,走到最陌生的位置;把身體伸展到最大,再縮到最小。交會時,彼此只能擠眉弄眼,然後再配上肢體動作,但就是不許說話。
暫時不讓學員說話,是因為在戲劇表演時,臺詞等文字內容,對觀眾的感染力最小,肢體動作感染力最大。
如果換算成百分比,臺詞內容對觀眾的影響,只佔百分之七;聲音語調佔百分之三十八;表情加肢體則佔百分之五十五。
好不容易學員們可以說話了,卻只能講一個字。只能以一字傳情時,該講什麼字才能盡意?張素一(金門高中)最想用金門話說一聲:「水(美)!」(素一兩個字的反切(快讀)也近乎是金門話的「水」─。黃筱琪(金中)想說:「嗨」。簡亦珊則想要吶喊,可以是「啊」或「哇」。
他們肢體語言,先是一個個各自獨白,然後是二人、三人(鬧鐘)::、十八人(十八銅人),最後則是集體呈現。
「九十五年暑期青少年團康幹部培訓基礎營」是救國團金門團委會承辦的康輔訓練活動,主辦單位是金門社會局。活動的目的是要培訓康輔人才。
培訓活動中的戲劇課和舞台觀,共有三個半小時;學員們在劉浚廷(臺北大學會計系四年級)的帶領下,由一個、一個小動作開始玩起。剛開始乍看好像只是在玩團康,實則是一步步解放他們的肢體。許多學員的動作由羞澀、扭捏,進入到大開大闔。能溶入情境者,舉手投足,自然而然地,就是一種美,否則就成了手足無措。
劉浚廷和盧梭暐(金門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認為,只要有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一場戲。善用聲調表情和肢體語言,將會使人際互動更好,溝通更有效。
另一位工作人員黃鑫渝(金門技術學院二年級)表示,康輔幹部,要學習如何去組織一個團體,讓大家都有事可做。她所帶的小隊,有的學員已經有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