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亂駌鴦丈夫牽騾馬滯居廈門許信千辛萬苦去相會
十幾年來致力於兩岸人道事務工作的金門愛心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幫人尋親幫到自家人,於日前在廈門與闊別五十八年的堂姐許信喜相逢,為兩岸尋親再添佳話!
許金龍指出,許信是金寧鄉后湖村人,家中有長兄許乃炭、二弟許乃恢、三弟許乃交均為小康之家,她在十七歲時嫁給了古寧村林厝的李富螺,婚後第五年,李富螺被抓去牽騾馬當馬伕,從此音訊全無,許信獨自撐起這個家,為別人洗衣服、打染工維持生計。
民國三十七年許信聽說李富螺可能在廈門,就帶著兩件換洗衣服坐船到廈門,誰知到了廈門後,卻沒有李富螺的消息。當時,來往兩地的船隻停航,許信回不了家。後來雖然找到了早年嫁到廈門的李富螺的姊姊,但她不願成為別人的負擔,自己在外租房子,靠為別人打染工艱難地生活。而為了避勞改鬥爭下放之災,一直沿用廈門籍「莊順治」名字。
據許金龍轉述,李富螺先被抓到東北,後來輾轉來到廈門,從姊姊口中得知妻子也來到廈門,一波三折後,夫妻終於得以相聚,在廈門住下來,生下一子一女。後來,李富螺在一家國企工作,家庭經濟條件開始好轉。
許信夫妻常常相伴到海邊,眺望對面的家鄉,並將兒子取名為李再傳(團),就是希望能和家鄉親人再團圓。然而,李富螺沒有等到這一天,於一九七一年去世了。臨終前,他一再交代妻子和兒女,有生之年一定要回鄉看看。
「什麼時候能會回鄉看看?」返鄉之事一直讓許信掛心,改革後其女兒李港美透過各種管道聯絡上金門的小弟,許信相當高興地撥通了小弟的電話連繫,由於電話費很貴,無法經常連繫,但許信想回家鄉看看的願望越來越迫切。
許信想回家探親團聚,並從廈門日報獲悉惠安阿嬤回娘家是由廈門愛心團體與金門愛心基金會全力協助促成,透過連繫,許金龍於日前前往廈門許阿嬤女兒金雞亭小區的家中相見,一問之下才知是同鄉的堂姐,時隔五十八年後能再度相逢,彼此相當激動也都感到欣喜。許金龍前往探望堂姐許信時,也帶去金門的麵線、二千元的紅包作為見面禮,祝她長命百壽,並希望她能早日返鄉探親一償宿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