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隨船護送兩門建立共識
衛生局日前赴廈門參加「金廈航線公共衛生研討會」,針對緊急傷病人經小三通醫療轉送返金過程中,請其提供醫護人員隨船護送一事,雙方初步共識由廈門市120緊急救援中心提出具廈門市紅十字會會員身份之醫療人員名單,由金門縣紅十字會以民間團體名義轉報陸委會,請其協助促成此專案實現,掌握醫療救援時間,保障生命安全。
地區自民國90年元月一日起試辦兩岸小三通,往返旅遊人數與日俱增,為瞭解廈門市緊急醫療系統發展現況,縣衛生局於95年7月25日組團赴廈參加「金廈航線公共衛生研討會」,以擷取其長處並研討資源互用之可能,會中針對緊急傷病人經小三通醫療轉送返金過程中,請其提供醫護人員隨船護送,以提昇醫療轉送品質。
衛生局表示,於會議中提案,鑑於目前經小三通醫療轉送之病人自和平碼頭至水頭碼頭間僅由金門縣紅十字會志工接運,途中並無醫療人員陪同護送,故商請廈門市協助派遣醫療人員隨船護送經小三通中轉返金之病人至水頭碼頭,再由地區醫護人員於碼頭進行病人交接,以提昇病人經小三通醫療轉送之醫療品質。
會中針對衛生局之提案,廈門市衛生局表達願意充分配合之意願,但是礙於其醫護人員進出口岸受到層層限制,辦理通關程序冗長,延宕費時;因此,如何構建專案醫療轉送「綠色通道」,即為雙方努力協調之方向。
會中雙方初步共識,由廈門市120緊急救援中心提出具廈門市紅十字會會員身份之醫療人員名單,由金門縣紅十字會以民間團體名義轉報陸委會,請其協助促成此專案實現。
衛生局指出,在參加研討會外,亦前往參訪廈門市120緊急救援中心,對於其建構之緊急醫療網參訪。廈門市120緊急救援中心與金門縣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具有相同功能,不同的是其救援體系中包含醫師隨行出勤救護。
除此之外,更將衛星定位系統運用在救護車出勤救護業務上,更進一步推動未來結合GPS衛星影像傳輸系統,將現場救護情形透過影音傳輸至120救援中心,供中心專業醫師判讀與分析,以利病患一到院即有迅速妥善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