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氣象萬千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題報導。
點閱率:1,248
字型大小:
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氣象萬千

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氣象萬千

中央公路系統上的行道樹該種什麼樹才好?根據林務所委託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所做的︽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小葉欖仁雖然生長良好,但卻是落葉樹種,在兩株之間的偏後方,可再加植樟樹、茄苳等樹,以增加主要幹道的氣勢。

在臺大所做的︽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中,把中央公路系統分成五段,分別給了如下的建議。

從金城到榜林圓環的中央公路,呈現的是「聚落|商業區意象」,由於有部分的路旁植帶被私人佔用,臺大建議要進行清理,並拆除違建,然後重新規劃行道樹,以延續伯玉路的景觀意象。這一路段,應栽植「枝下高」(樹冠幅底部至地表之距離)較高的中喬木或大喬木,例如茄苳或樟樹等樹種。

從榜林圓環到小徑圓環的中央公路(伯玉路),呈現的是「主幹道意象」。伯玉路是金門最重要的幹道,應以具長遠性的植栽種類為主體。現有的小葉欖仁雖然生長良好,但卻是落葉樹種,冬季的綠意較少,可以在兩株小葉欖仁之間偏後方,加植常綠型大喬木,如茄苳或樟樹等。

從小徑圓環(胡璉像)到國父銅像,呈現的是「自然綠廊意象」。這個路段的植被自然完整,形成綠色隧道,讓人在行車期間覺得心曠神怡。這樣的天然林植被應該被保存;未來可考慮定位為景觀道路,配合現有景點,設置停車空間及賞景空間。

從國父銅像到新巿再到三谿橋,呈現的是「聚落.公園.文教意象」。這一路段的植被也是自然而完整,形成綠色隧道,在陽明公園附近,北側的風景尤佳,可以觀賞太武山花崗岩的節理;部分路段有花崗岩砌的駁坎,非常有特色,可以考慮定位為景觀道路。

由於國父銅像|新巿|三谿橋有部分路段並沒有行道樹,形成空隙,造成綠廊不連續,應於缺株縫隙補植同種的行道樹。中正公園前的行道樹則應予以保留。小太湖前的行道樹植株完整,只有樟樹生長情況不佳,但可以用施肥或改良土壤加以改善。

從三谿橋到料羅圓環,呈現的是「工業區意象」。這個路線,景觀不佳的路段必須以遮蔽、修飾等綠美化手法進行改善,臺大建議於中層加植相當於視線高度的灌木,例如夾竹桃或扶桑等。

目前,伯玉路(中央公路東門圓環到小徑圓環)的行道樹共分三層,上層是小葉欖仁(另有樟樹、光蠟樹);中層有金露花、杜鵑、扶桑等;下層有式草花。下層的視覺有整體統一感,但人工化的感覺稍重。

林務所表示,為了創造豐富的地景,伯玉路的綠帶目前是以適地適木及多樣性為原則,進行植栽搭配,已種植了喬木、灌木及地被植物,使層次高低分明,色彩也有四季的變化。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