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用伏碼透視當下以流影捕捉永恆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645
字型大小:
用伏碼透視當下以流影捕捉永恆

用伏碼透視當下以流影捕捉永恆

「伏碼.流影.金門」盧根影像藝術創作座談會昨日下午假文化局舉行,李錫奇期勉盧根既然走上藝術創作之路,就要堅持到底;顧重光以「藝術是長河」,希望盧根再接再厲;盧根導師楊媽輝則讚美該創作展,「用伏碼透視當下,以流影捕捉永恆」。

座談會由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主持,攝影家鐘永和、藝術家顧重光、攝影家莊靈、國際知名版畫家李錫奇、畫家朱為白、詩人管管、展出人盧根(盧根陣)擔任與談人,與在場藝文界朋友分享看展的心得。

李錫奇表示,說明性太強的作品會減低藝術性,盧根的作品沒有太多的說明,卻發人深省,他期勉盧根既然走上藝術創作之路,就要堅持到底。

朱為白指出,盧根的攝影藝術開拓新的視野,已異於一般的攝影觀念。

攝影作品曾獲獎的消防局長黃怡凱,回想戰地政務時代偷帶相機進金門的記憶,他也誇讚,「很開心盧根將金門的攝影解放、昇華了」!

攝影家鐘永和回憶與盧根結拜的經過,並表示,這次的展出是一種深情的呈現,係藉由成長過程所撞擊成的成果,帶引大家進入更寬廣的影像世界。

陶文岳表示,盧根的作品,充滿時間與空間的流動,攝影以金門為主題,更具意義,但他也建議盧根,除平面展出外,下次還可以改以影像呈現。

詩人古月則感性表示,當初看到盧根背著相機到處攝影,她還納悶有甚麼好照?但後來看到他的照片後,才發現,其實生活瑣碎皆有意義。

畫家潘鈺則建議展出的方式可以更多元,以符合「流影」的精義。

顏炳洳則以工程角度,說明三張照片成一系列,使得展出作出更具多樣的可能性,希望大家以更多元的角度觀照世界。

藝評家盧怡仲表示,藝術的創作乃是在完成自我,由藝術呈現可窺見創作者的本質,盧根未來面臨的問題不是突破或開放,而是如何在創作中呈現獨特性;他認為創作材質、素材能傳達創作者的想法,應多注意;而此次展出,在使用底色時觀念仍較傳統,襯色如能以副空間思考,將可以更突顯其所要訴說的精義。

盧根結拜哥哥詩人管管希望下次展出,展出篇幅能拉長拉短,大方解放、展現自己。

聯合報發行部總經理邱光盛以五十四秒時間表示,他在展場上看到一位金門鄉親,看了攝影作品後表示「看不懂」,他回答「你看懂了」;這位鄉親逛了一下後又說「看不懂」,他回答,「你看懂了」。

家開蝴蝶照相館、也是知名畫家作家的許冰瑩表示,盧根內外大不同,外表溫文,內心澎湃。

畫家許玉音則回憶與盧根共同求學的過程,她認為,以影像表達內心的心情,很適合盧根現階段的狀況。

本報編輯李福井表示,盧根的作品讓人震撼,感動。

陳妙玲則期許盧根完全綻放出內心的自我。

徐瑞表示,這是「歷史感情的記憶」。

金中老師王先正、地區擅長書法的陳志鈺、賴信偉、唐立成等人也表達對盧根創作展的感受。

盧根姪子盧敬恆很羨慕盧根有這樣多的夥伴,幫助他追逐、完成自己的夢想,他覺得盧根是他心中的先驅。

盧根老師楊媽輝表示,雖然九月九日是體育節,但他仍專程參加這次盛會。他讚美盧根創作展,「用伏碼透視當下,以流影捕捉永恆」。

莊靈感動地說,從沒碰到這樣的感覺,金門鄉親所表現出來互相提攜、幫助的精神,就是他對金門的感覺,讓人感動,也希望繼續保持。

顧重光則以「藝術是長河」,勉勵盧根再接再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