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接受日媒專訪暢談小三通前景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539
李縣長接受日媒專訪暢談小三通前景

李縣長接受日媒專訪暢談小三通前景

縣長李炷烽昨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社台北支局支局長山田周平專訪,談到小三通發展遠景時表示,中央給地方權利那麼少、限制那麼多,台灣卻認為金門是個累贅,但他和鄉親們覺得,台灣才是金門發展的負擔與包袱。

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日本經濟新聞社台北支局支局長山田周平,去年十一月才造訪過金門,此次再度來金,乃是為了進行有關亞洲交通的系列報導,金廈小三通是系列報導的重點之一。在縣府新聞課長傅仰土陪同下,昨日上午八時─抵金,便驅車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

縣長李炷烽說明金廈小三通推動現況,以及大陸觀光客來金參訪人數的增長情形,他表示,大陸人士申請小三通觀光案件,從九月一日起,只要非現職黨政軍人士,將由金門服務站就地審查發證,發證作業可縮短為兩個工作天,比原本往台北市局本部送件的七至十四天,大幅簡化手續和時間。

他指出,大陸福建人民遊金門自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七日啟動到今年八月三十一日為止,將近一年九個月,到金門的大陸旅行團七百零六團、一萬三千五百一十六人,與當初預期目標落差很大,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申請往來金馬旅行證時間冗長,形成旅遊的不便,他相信在這項措施落實後,來訪人數應該會快速增加。

李炷烽也說,為了配合福建以外地區大陸人士來訪作業需要,十月一日開始,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將會增加金門地區人手,希望未來能達到當天發證的目標。由於大陸觀光客可望於年底前正式登「台」,他也提醒中央,不要忘了金門這一便捷的往來路徑。因為,如果大陸觀光客能經由金門往返,省時又省錢。雖然剛開始,台灣一天只開放一千名大陸觀光客來台,但如果能有一半的人經由金門進出,對金門的整體發展將是一大助力。

李炷烽表示,除爭取大陸觀光客經由金門進出外,他也向大陸爭取免關稅措施,他向大陸官方說明,目前銷往大陸的主要是金門高粱酒,關稅收入沒幾百萬元,但大陸收了這一點關稅錢,等同於承認台海兩岸是二個國家的事實,實在得不償失,加上金門本屬福建省,金廈關係緊密,收取關稅有些傷感情。

除了寄望大陸觀光客外,李炷烽指出,縣府對日本也有期待,他認為在地區設養生村是很好的投資,金門、日本又有鄭成功這一淵源,而日本到廈門,一周有好幾班次的飛機,因此,鼓勵日本朋友到金門投資、參訪。一旦來金門,金門氣候宜人,空氣清新,不會有離開日本的感覺,金門消費便宜,一個月二、三萬元就可以過得很舒服,另外,醫療也不成問題,因為廈門海滄有王永慶設立的醫院,明年四月即將開張,縣府將爭取來金支援署立金門醫院。

談到小三通對金門民眾生活有何正面影響時,縣長李炷烽表示,小三通的實施與擴大,讓金門人看到未來是有希望的,經由小三通的實施,也打開金門的國際知名度。李炷烽強調,金門的未來要靠大陸,大陸也將是地區觀光發展的主力。

至於有人建議金門應發展博奕事業,李炷烽認為要多聽鄉親們的意見,不過,他指出在金門實現的可能性很高。他舉澳門發展博奕事業為例,人口由四十二萬人,至今已突破五十萬人,他說,大陸觀光客是金門希望所繫,如果博奕事業能夠發展,將能吸引更多的大陸觀光客。

小三通後,對金門的教育發展也是一大利多,李炷烽表示,由於台灣各大學本身招生已有困難,鑑於金門地利之便,許多大學都有意來金設立分部,藉此爭取大陸學生來金求學。李炷烽指出,教育也是一種產業,如果每年有三千位學生來金唸書,這些學生在金消費不算少,而且,這也與金門文化立縣發展目標相契合。

對於小三通增加泉州航線,縣長李炷烽認為有助兩岸交流互動,不過,他也希望兩岸政策能更開放,讓金門可以比照港澳,成為兩岸自由進出的門戶。他也呼籲台灣,應更積極面對,妥為應用金門地理優勢,發展成為兩岸貨物中轉樞紐。

談到縣府全力推動的國際包機問題,縣長李炷烽表示,金門要走出去,外人才能走進來,如果國際包機順利啟動,加上外籍人士可經由小三通往來兩岸,對地區言將是相當大的商機,他強調,除了飛港澳外,也希望能飛東南亞,未來上海、北京都可以直飛金門,為滿足國際包機需求,因此,現有尚義機場需要擴建,他相信金門不可能永遠都是離島、孤島。

至於國際包機一旦正常化後,對金門到底好或不好,李炷烽表示,國際包機常態化就是直航,春節曾推動包機作業,但小三通人數並未減少,這是因為金門有其地理優勢,以家住台中而言,如果搭乘國際包機,須在台北或高雄下飛機,還要再搭車回台中,費用不僅沒有較省,時間也要更多,金廈小三通,省時又省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李炷烽抱怨,每年台灣向大陸廣東購煤,都要由韓國中轉,一年因此增加五千萬美金(約廿億元新台幣)成本,他爭取能由金門中轉,因由韓國中轉,不僅耗時費錢,國人也無法賺到這筆費用,實在不合理。

關於金門與對岸大陸人民的交流,縣長李炷烽表示,金門與對岸已成了不可分離的大家庭,很多金門人退休後,一個月裡有半個月在廈門生活,這是因為金門與福建廈門,不論文化背景、歷史源流、生活習慣都是一樣的,金門人也都是由大陸閩南遷居而來,因此,關係綿密,幾乎分不開。李炷烽也指出,大陸在社會制度方面,已漸漸改變,並朝台灣方向發展,他身上穿的褲子就是大陸製作的。李炷烽說,大陸人勤儉樸實,年輕人苦幹實幹,這是台金地區民眾所欠缺的,加上大陸土地政策明確、公權力落實,發展空間相當大。

對於兩岸大三通後的發展,李炷烽抱持樂觀態度,認為兩岸關係會更好,因為大三通後,大陸飛機可以飛台北,也就可以飛到金門,金門距離大陸這樣近,應該會先得利,他強調,因為金門未來的發展是靠大陸觀光客,而不是目前的小三通台商。兩岸往來若更方便,將有利金門未來發展。

有關外國人能否經由小三通進出?李炷烽表示,大陸都已同意,但台灣卻說要再研究,實在沒道理。他希望十月十日就能有大改變,而不需要等到二○○八年。李炷烽指出,金門一直在改變,而且會越變越好,除非政策一直限制。他不滿地說,中央給地方的權限那麼少,包袱卻那樣大,台灣認為金門是累贅,但金門鄉親認為台灣才是金門發展的包袱、負擔。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