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將推動國際包機列為今年度工作重點
為讓金門走向世界,金門縣政府積極推動國際包機業務,縣府認為,飛航國際包機是金門觀光國際化的重要基礎,因此,因應金門縣發展需求,將推動國際包機列為今年度工作重點,為日後推動發展「國際定期航線」、「兩岸中轉國際航線」奠定基礎。
金門縣政府為落實該目標,並結合縣長施政白皮書宣示,擬訂金門地區國際包機推動方案(草案),提出各項具體措施,全力發展國際包機業務。
回顧地區爭取國際包機的過程,縣府表示,行政院於九十三年三月十九日核定同意金門航空站開放飛航國際包機,並請交通部參照有關機關意見妥適協調規劃辦理。
縣府指出,經行政院核定同意開放飛航國際包機業務的國內航空站,計有花蓮航空站(九十年十月九日核定)、馬公航空站(九十二年一月一日核定)、台中航空站(九十三年三月五日核定)、金門航空站(九十三年三月十九日核定)。除「金門機場」在今年九月十九日之前尚無國際包機飛航外,其他機場皆已有國際包機飛行,飛航航點含蓋日本(東京、廣島、富山、熊本、大阪、琉球、北海道)、韓國(首爾、釜山、濟州島)、澳門、泰國普吉島、菲律賓馬尼拉、帛琉等地點。
縣府指出,地區因受限於「CIQS(通關檢疫)」、「航空燃油供應」、「禁限建公告」等因素,飛航國際包機遲遲無法成行。九十三年五月十八日,金門航空站舉辦國際包機通關演練,九十四年十二月底,中油公司於金門航空站設置航機燃油供油站,並於九十五年一月一日起正式供油,金門機場飛航國際包機漸趨成熟。
縣府表示,目前研擬的金門地區國際包機推動方案(草案),推動策略包括:針對國內外旅行社包機招攬國際旅客來金門旅行者,給與實質獎助;縣府籌辦之國外專案活動(商展、訪問等),率先採用國際包機方式,創造宣傳效果,激勵各界善用國際包機資源;公部門員工採國際包機赴國外觀摩者,專案核給公假,擴大員工國際視野;針對縣籍旅外僑社,採行優遇措施,鼓勵旅外鄉親及其子弟採國際包機返金門省親旅遊;輔導金門縣旅行公會統籌會員成立聯合操作機制,規劃及推廣產品,共同招攬國外及地區旅客搭乘國際包機。
金門縣政府希望透過該方案的擬定與推動,促使金門與國外直接接軌,推動金門走向國際化;並透過「國際包機」促成國際人士來金門觀光;落實「金門機場」成為「具有CIQ功能之轉運機場」,為日後推動發展「國際定期航線」、「兩岸中轉國際航線」奠定基礎。
縣府指出,該方案先期以九十五年度為實施期間,未來視九十五年度執行情形,檢討修正後再持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