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口蹄疫動防所昨邀專家進行防治宣導
金門動植物防疫所昨日上午針對地區草食動物飼養農民、畜試所以及各單位相關業務人員辦理口蹄疫、牛流行熱等重要疾病防治工作宣導活動,計有四十二名農民參與,針對平日飼養牛隻相關疾病及防範措施提出問題。
提昇農民防疫觀念,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昨日上午辦理口蹄疫、牛流行熱等重要疾病防治工作宣導活動,對象為農民以及畜牧業等,計有四十二人參加。
活動由防疫所第一課課長莊謙恭說明口蹄疫及流行熱防治宣導,另外由屏東科技大學講師張聰洲,以病理學觀點探討台灣常見牛之傳染性疾病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另外也由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講師莊士德講述牛流行熱之防治。
莊謙恭指出,牛流行熱又稱為三日熱、牛流行性感冒,為非接觸性傳染由桿病毒科所起,為節肢動物吸血昆蟲-糠蚊(庫蠓)媒介之急性傳染病。臨床症狀包括,體溫會突然升高至四十一至四十二度,二到四天後就會下降,鼻鏡乾燥、流鼻液、眼結膜充血、跛行、喘、流口水、寒慄-背、腹側及大腿皮肌發抖,鼓脹、初硬便、後下痢便。而每年金門農曆三至四月、九至十六月為常發季節,故一般每年於農曆一月及六月均施打疫苗,並配合施打口蹄疫疫苗間隔為二週以上,以防範於未然。
會中,有農民反應牛隻身上常見的牛壁蝨應如何防治,現場兩位講師也為民眾說明,而動植物防疫所表示,所內有防治葯物,民眾有需求可前往索取。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也指出,九月二十八日下午四時,將於所內辦理禽流感演習暨宣會,敬請地區養雞、養豬業參與,演練將從疑似病例通報起,進行各項因應措施、各個處理程序的演練,以在發生疑似病時能做好各項防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