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裔孫揭火挑香火回南安
由南安到金門瞻謁黃偉墓園及故居的大陸下店村民,昨天上午在黃偉墓前完成揭火儀式之後,又浩浩蕩蕩地經由小三通航程,返回彼岸的水頭。
黃偉號逸所,是明代出生於金門汶水頭的儒士。他(祂)是金門汶水、汶浦黃氏所稱的太守祖和黃府大王爺,也是南安下店壽溪宮信眾所稱的黃府大人。
來自大陸南安市水頭鎮的四百多位下店村民,前天在黃偉墓前焚香祭拜,並瞻謁了邦伯祠的太守祖、慈德宮的黃府大王爺;人氣沸騰,場面壯觀。這麼多人到金門,目的是要藉著直航進香的活動,表現他們對黃府大人的虔敬;並透過揭火儀式,把神明的庇祐帶回下店。
昨天上午在黃偉墓墳前的揭火儀式,是由十來位團員代表前往。他們在墓園起爐,透過擲筊,請示了許多事情,最後又將一爐香火、一缽炭火擔著走。
黃偉是是一位品德、學識、行止圓滿無缺的金門儒士,有品德完人之稱;死後在兩岸的水頭都有神蹟,因而被奉為神祗。
據︽金門志︾所載,黃偉曾在金門移風易俗,並引進「冠禮」。他在未中進士前,有一次要從官澳渡海到大陸,夜半起行,四下無人,卻不斷聽到「風急有船莫過渡,月明無伴不孤行」的警告,心中感到詫異,就取消了行程;結果,他原本所要搭乘的船隻,竟在海中翻覆了。
黃偉有一首關於太武山的詩,寫得仙袂飄飄:「落葉瀟瀟九月天,芒鞋緩步武岩巔。靜觀身外渾無物,未許人間別有仙。野徑黃花隨意折,暮雲紅日共誰延?何時宇宙長如旦,歷遍蒼崖詠石泉。」
三炷馨香燃、一缽紅炭燒,下店四百人,赴金為揭火。人從水頭來,又由水頭去,一心尋邦伯,一心謁逸所。彼岸本姓黃,此岸也姓黃,人身隔兩岸,血緣卻連索|金門、南安,兩岸都有水頭,兩岸都有黃氏宗親,兩岸都有對黃偉的信仰;關係這麼密切的兩岸宗親,希望在相同的血緣、相同的文化上,有更好的互動,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