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門的廟會談起楊天厚向父老鄉親報告研究心得
金門的廟會活動是「民間信仰」,既不完全等於道教,也不等於佛教|稱為道教或佛教都很勉強,不如稱為民間信仰就好。
二○○六年金門傳統道教文化觀光祭正在舉辦;昨天開始有一系列的金門宗廟文化專題講座。第一場由楊天厚講,他以「從金門的廟會會談起」做為主題,向鄉親父老說明多年的田野調查和研究心得。
楊天厚是金門農工的教師,寫有專著十五種,研究過城隍信仰,目前正在修習博士學位。昨天的演講,是由金沙鎮長陳昆第介紹講者的身分。
楊天厚表示,金門的廟會活動是閩南文化的一部分,是民間信仰,以道教為主,但不全然是道教或佛教,甚至有些儒家的禮儀。例如進獻匾的跪拜、三獻禮、酹酒等都是儒家的禮儀;民眾上太武山祭拜則是拜佛。
他表示,金門的廟會活動很多,光是八月十五中秋節當天,他就跑了五場。這些廟會,都是屬於平安醮,是定期舉辦的。除了平安醮外,另外有一些則是慶成醮,也是慶祝奠安的。各個廟會活動,都是地域性的,只有浯島城隍廟曾經有全縣參與。
在廟會中,經常可以看到青豬羊。全豬全羊是上等的禮數,但一般人家卻不能用全牛;牛又叫「太牢」,過去只有帝王之家才用於祭祀,一般鄉里是沒資格使用的。在湖下,連全羊也不用,因為湖下是楊家村,避其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