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近海漁業縣府推動保育復育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505
字型大小:
近海漁業縣府推動保育復育

近海漁業縣府推動保育復育

縣府今年度賡續推動「金門海域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調查監測計畫」,希望透過各項漁業資源調查與生態環境監測,蒐集建立長期基礎資料,提供政府漁業施政參考,並在兼顧環境的和諧與資源的永續利用下,有效改善漁業生產環境與結構,提昇經營效率,使金門地區漁業得以永續發展。

縣府表示,金門近海漁業資源依近年調查結果顯示,已呈萎縮現象,漁業發展腳步趨緩且有停滯狀況,究其原因,係由於兩岸漁業活動強度快速增加,造成漁業資源嚴重流失,復因大陸漁船非法作業,破壞原有漁場環境,因此,為改善沿近漁業生產環境,縣府將積極加速推動漁業資源保護與復育,期使栽培漁業能成為金門未來重要漁業發展項目之一。

縣府強調,該計畫乃在配合「金門縣農漁牧產業調整措施研究規劃」,推動「發展內需型的漁業經營」、「提高漁民就業所得」、「改善國民生活環境品質」、「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環境景觀之維護」。

縣府指出,「金門海域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調查監測計畫」計畫目標主要包括:落實島嶼願景、永續發展政策的完成與實踐。

 (一)落實島嶼願景|

  縣府希望藉此建立海洋漁業資源、生態環境基礎資料,加強資源培育,確保沿、近海漁業資源之合理與永續利用,加速邁向栽培漁業,並規劃漁業資源多元化之經營,以提供民眾從事海上休閒漁業活動、享受生鮮水產品之處所,同時為漁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以提高漁村生活環境品質,展現漁村新風貌,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政策目標下,實現「永續漁業、富麗漁村、活力漁民」的願景。

 (二)永續發展政策的完成與實踐|

  縣府也將加強金門縣「金門海域蝦類資源調查」、「金門沿岸海域花蛤生態調查」及「金門週邊海域水質、水體及沈積物重金屬調查監測」等長期性調查、監測、紀錄與分析研究,建立基礎資料,提供地區漁業生態環境保育及漁業資源維護之參考依據。

  有關「金門海域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調查監測計畫」,計畫內容計有:

 (一)金門海域蝦類資源調查|蒐集建立蝦類資源資料,進行分析,以瞭解金門近海拖網漁獲中蝦類資源量,作為日後大量放流時做為效益評估之參考,同時提供漁業施政及資源保育之參考依據。

(二)金門沿岸海域花蛤生態調查|金門南海域花蛤產量甚豐,具經濟價值,但生態環境資料未能完整建立,應對原生種花蛤進行深一層之探討,瞭解其棲地環境生態,生殖腺指數、生殖腺分期月別變化,以建立花蛤年生殖期別資料等基礎資料庫,提供政府作適度保育、有效管理保護種貝相互平衡之重要參考。

(三)金門週邊海域水質、水體及沈積物重金屬調查監測|廈門經濟特區及海滄工業區等的迅速發展,使得廈門港污染源有增高趨勢,因此有必要未雨綢繆,對金門附近海域之水質做一調查監測,建立金門縣週邊海域水質監測網,監測漁業環境受污染情形,俾隨時提供環保單位加強污染防治,維護水質環境,使金門地區漁業得以永續發展。

有關該計畫重要工作項目及實施步驟,縣府說,金門海域蝦類資源調查方面,將由水試所六十五噸級漁業試驗船,在金門東北碇傳統作業漁場每月以蝦拖網進行拖曳作業一航次(十網次),蒐集記錄作業漁場位置、底質、水深及蝦類漁量,並將漁獲物攜回進行種類鑑定、統計其組成、出現月別、出現頻率、棲息分佈及所佔比例,以了解金門沿近海域漁獲物中蝦類資源量。

在金門沿岸海域花蛤生態調查方面,將選定成功至歐厝海域潮間帶設立六處採樣觀測站,採樣頻率為每月一次,觀察調查月別季節變化、測定月別殼長、殼高、棲地分佈、環境、棲地粒徑分析,觀察其生殖腺情形、生殖腺指數及生殖腺分期月別變化等基礎資,並建立該棲地管理機制及繁殖育苗之參考。

至於金門週邊海域水質、水體及沈積物重金屬調查監測方面,則於金廈間海域及金門縣週邊海域潮間帶各設立八處採樣觀測站,每月由試驗船進行採樣測定一航次,從事各測站、各水層之基本水質水文測定,同時採取水樣進行營養鹽類,水體、底泥進行重金屬分析,測定鉻、鎘等八項重金屬含量,以了解金門縣沿近海域水質生態環境現況、季節變化等環境因子及海域污染情形,作為海域環境保護監測之參據。

關於該計畫施行可能面臨之困難及因應對策,縣府表示,金門與大陸地區利用相同作業海域,漁業資源之利用與保育,理應建立共管、共用、共享之共識,然兩岸協商迄未有所進展,致大陸漁船越界作業,嚴重破壞沿岸海域漁業生態環境,近年來雖積極投入大量經費從事資源復育措施,但大陸漁船仍有非法捕漁情事發生,對資源之復育難有顯著成效,且大陸當局每年七、八月份將金門縣週邊海域劃入禁漁區,致漁業試驗船進行調查作業時常遭受干擾取締,影響調查進度及品質,故應加速建立兩岸漁業資源共管共用之共識,經多次利用管道與大陸方面進行協商,目前已獲得大陸善意回應。

  縣府預估,該計畫將有以下的成果與效益:

(一)計畫成果|執行該計畫,可逐年建立金門縣週邊海域水質、水體及沈積物重金屬等生態環境基礎資料,推動永續發展的栽培漁業;從事蝦類漁業資源調查,以了解經濟海域漁業資源量,作為日後發展蝦類資源保育復育政策擬訂修正之參考;實施沿岸海域花蛤生態調查,可分析了解其棲地生態環境,作為日後培育及資源管理保護之機制。

(二)財務效益|未來地區漁業發展施政資源在於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復育漁業資源與發展內需型漁業經營,提高漁業競爭力,提昇漁民生活品質之比率將逐漸增加。

(三)其他非財務效益|該計畫主要兼顧環境的和諧與資源的永續利用,透過各項漁業資源調查與生態環境監測,蒐集建立長期基礎資料,提供政府漁業施政參考,將可有效改善漁業生產環境與結構,提昇經營效率,建構效率、安定的現代化產業發展環境,以創造本土優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