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供水政院補助12億餘元

改善供水政院補助12億餘元
自來水是民生及觀光與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縣府研擬金門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經縣府及自來水廠二年來的積極協調爭取,業經行政院核定補助經費達12.19億元;其中,列入「新十大建設」95年至98年之部分,獲編特別預算計新台幣3.13億元,其餘經費則於98年以後由經濟部循公務預算方式編列,以確保地區在民國110年之用水需求。
金門地區因受地形等天然條件之限制,水源不足,且原水水質差,加上稍有降雨不足即發生缺水情形,又地下水亦有超抽現象,本縣自來水廠秉承縣長李炷烽「穩定供應金門地區之用水及保育地下水源」的政策指導原則,與縣府積極規劃金門地區的供水改善計畫,並爭取經濟部水利署的協助,以確保金門地區在目標年民國110年之用水需求,及離島永續發展之目標。
自來水廠表示,有關於金門地區供水改善計畫,在民國93年中經地區的研提後,由水利署納入整體評估檢討,並經無數次的研討協商,歷經近二年,始經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審議通過,補助經費合計新台幣12.19億元,其中「新十大建設」95至98年之部分,編列金門地區供水改善計畫之特別預算計新台幣3.13億元,其餘經費於98年以後由經濟部循公務預算方式編列,該計畫並於上月奉行政院正式核定同意照經建會審議結論辦理,相關建設計畫已陸續展開。
水廠指出,金門地區供水改善計畫內容主要分為海水淡化廠、湖庫浚渫及大小金門海底聯通管線修復等計畫,分述如下:
小金門地區新設海水淡化廠興建工程:依促參法有償BTO方式新建950CMD的海水淡化廠,並保留擴充用地,以供應小金門地區民生與觀光用水所需,並可同時達到保育地下水資源之目的,本工程預計98年完工啟用,其所需經費約為3.84億元,未來將由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負責招商興建,完工後再交由金門縣自來水廠負責後續之營運操作與管理。
既有大金門海水淡化廠功能提昇並擴建第二期工程:依促參法ROT方式辦理,鑒於地區既有海水淡化廠第一期工程之設備老舊,為此擬將增設前處理之設備來改善其缺失,以減少故障及損耗,提高產能降低成本,並擴建第二期工程,使全廠供水可達4,000CMD,因應未來用水需求,本工程預計99年完工供水,所需經費約為6.83億元,此部分未來仍由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負責招商興建,完工後再交由金門縣自來水廠負責後續之營運操作與管理。
太湖及田埔水庫浚渫及改善工程:太湖及田埔水庫為地區東半島主要之原水水源,但每逢颱風、豪雨,大量泥沙沖入湖庫,造成水庫淤積,縮短水庫使用壽命,故為增加水庫容量,提高水庫運用效益,並改善原水水質及降低處理成本,本計畫擬辦理浚渫,以達到水資源之永續利用,太湖水庫預計浚渫土方18萬立方公尺,田埔水庫浚渫土方19萬立方公尺,總經費約需6千2佰萬元。
大小金門海底聯通管線修復:大小金門海底聯通管線是目前小金門地區主要的供水水源,目前供應約1,000CMD,海底管線於91年2月曾經發生管線斷裂上浮,雖緊急接通恢復供水,但畢竟屬臨時性修復,故為避免再有斷裂之慮,殃及小金門民生用水之供應,本計畫擬進行修復,以確保管線之安全性與穩定性,所需經費約為9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