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萬安堂新闢五文昌殿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題報導。
點閱率:839
字型大小:

沙美萬安堂新闢了五文昌殿。五文昌指的是文昌帝君、魁星爺、關聖帝君、呂洞賓和朱衣星君。

沙美萬安堂正在舉辦二○○六年道教文化觀光祭,五文昌殿將於十一月三日安座。目前,殿中已彩繪有五文昌的壁畫。

右以五文昌殿為主體,壁畫的右起就是朱衣星君,續為文衡帝君、綠衣星君、文殊菩薩、文昌帝君、孚祐帝君。

文殊是佛教中的菩薩,常侍於釋迦如來佛的左側,是司智慧的菩薩,卻在萬安堂中,與五文昌並列;如果朱衣星君是宋儒朱熹的話,萬安堂的五文昌殿倒有儒釋道連成一貫的氣象。

朱衣星君在有些地方被附會為宋儒朱熹,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說法。臺南巿的文昌廟向來以五文昌聞名。根據臺南巿文化局的解說資料,朱衣星君又稱「朱衣聖君」、「朱衣神君」,但朱衣神君是一種統稱,不只一人。

朱熹集宋代理學的大成,明清兩代參加科考的讀書人,一定要看他所註解的︽四書︾,因為朱熹所註的︽四書︾就是法定的教科書。國立金門高中的︽論語︾教材,也是採用朱註。朱熹是儒家,未必能接受佛教或道教,但他志繼孔子,一直是歷代讀書人崇敬的對象,尤其是在同安和金門等地,對他特別崇敬。

宋代趙令畤(安定郡王)在︽侯鯖錄︾中說:歐陽修(北宋大文豪)主持貢舉(科舉考試)時,常感覺到有朱衣人在後。凡經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入選的奇文,因此歐陽修感嘆:「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暗點頭。」也就是說,文章有沒有資格入選,得看朱衣神點不點頭。

萬安堂新闢的文昌殿,原本是供奉關聖帝君的地方;改為五文昌殿後,仍會奉祀關公,因為關公也被當做文昌神之一,又稱為「文衡帝君」。關公雖是武將,卻是有學問的,因為他總是捧著︽春秋︾讀。此外,關公也常被與孔子並提,例如孔子作︽春秋︾,關公觀︽春秋︾;孔子被稱為孔夫子,關公被稱為關夫子。

魁星爺又稱奎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星,自古就被認為是掌管文運的神明。在五文昌中,祂又叫「綠衣星君」。祂的形象是右足獨佔鰲頭,左足跛起,腳踢星斗,右手握有筆管(有些左手執墨)。

民間傳說,魁星臉上長滿斑點又跛腳,皇帝面試時問他何故,他以「獨腳跳龍門」、「麻面滿天星」做為回應。(金門民間傳說,明代進士蔡復一也有類似的情節:一目觀天斗,獨腳跳龍門,龜蓋朝天子,麻面滿天星。)

古代的學校要奉祀文昌神。文昌帝君傳說是晉人。︽明史.禮志︾說「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在晉代死於戰爭,被立廟奉祀。唐、宋屢次加封,成為英顯王。道家認為梓潼帝君掌管的是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到了元代則加封文昌為帝君。

︽清史稿︾說文昌之祀在虞舜時代就已經存在。文昌帝君在周初是張仲,因孝友顯化;到了隋、唐時代則是王通。

呂洞賓是八仙之一,又稱為「孚佑帝君」。民間傳說,他成仙後寫了一部真經,卻不受世人重視,便藏書於寺廟牆中,直到廟宇傾圯重修,才被人發現,許多人則據以苦修得道;因此,玉帝封他為「昊天金闕內相孚佑帝君」。根據中國的正史︽宋史︾所載,呂洞賓是關西逸人,會使劍術,已經百多歲了還是保有童顏,而且步履輕疾,頃刻間就可以到達數百里之外的地方,因此世人把他當做神仙。

沙美萬安堂闢五文昌殿,是希望借助文昌神的靈氣,庇祐金門文風昌盛。據萬安堂管理委員會表示,五文昌殿中設文昌燈三千八百盞,這是臺海三地道教寺廟中的創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