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軍方態度保守阻礙觀光發展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521
字型大小:

全球防衛雜誌昨日前進金門縣政府就軍事資源與觀光發展議題,訪問了縣長李炷烽。李炷烽強調,金門軍事資源是發展觀光最大訴求和利基,可惜軍方態度相對保守,如在法令上不做徹底解決,移交接管的軍事設施將像雞蛋一樣,只能捧在手上既不能吃,也不能賣,徒阻礙觀光開步走。

縣長李炷烽是於昨日上午九時接受全球防衛雜誌記者陳永盛、陳國銘訪問,在場作陪的還有縣府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

軍方自力排雷 已經啟動

針對排雷問題,縣長李炷烽指出,為軍事防衛所布的雷區,已造成人類慘痛教訓。由於全球具備國際排雷組織認證的排雷公司只有十二家,他個人在以往立法委員任內,就極力主張國軍應具備排雷能力,為因應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公布施行後,陸軍司令部也成立排雷專業部隊,經在金門西山靶場接受外國專家訓練後,有十八位工兵通過國際排雷組織的認證,取得國際專業排雷以及高爆物處理證書。

希望局部保留 見證歷史

李炷烽也指出,「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是在今年六月十四日公佈,明定國防部應在七年內完成排雷工作,針對金門外島排雷,國防部決定由陸軍成立排雷專業部隊,展開自力排雷。而國防部為配合殺傷性雷區須於七年內剷除的政策,自今年開始由工兵部隊試行自力排雷,其目的就是要建立工兵排雷能量,並從今年十月開始,以西山靶場海岸雷區做為試行自力排雷的目標,展開外島自力排雷行動。

李炷烽並希望國防部針對全國性的地雷加以調查,由中央編列預算支持,期有計畫來進行排雷作業。而金門排雷作業方面,軍方自九十六年度至九十八年度編列五億一千萬元經費來做委商排雷作業,並希望加快腳步,同時做局部雷區的保留,以為金門發展觀光和見證戰役史蹟之用。至於金門雷區尚有二百餘座,對地方的發展和居民的安全都造成嚴重影響,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明定七年內要完成雷區清除,因此,國軍有責任和義務配合政府法令全力達成。

只要給一分力 十倍發展

對於金門由過去十萬駐軍,逐年撤減到目前僅剩四、五千名駐軍,是否影響衝擊民生經濟問題,李炷烽認為,國防部、金防部過去和金門關係密切,但兵力撤減需要有政策彌補和挹注補充措施,以協助地方建設發展,轉換民生建設需要。

李炷烽也指出,金門軍事資源是發展觀光最大訴求和利基,可惜軍方態度相對保守,如在法令上不做徹底解決,移交接管的軍事設施將像雞蛋一樣,只能捧在手上既不能吃,也不能賣,徒阻礙觀光開步走。而軍中講究倫理、忌諱改變,是問題的癥結點,像政府、軍方欠缺整體考量,致讓除役的許多海軍軍艦,不能保留歷史,而淪為人工漁礁,未能找到好歸宿。

他並指出,金門沒有大山大海、秀山秀水,但軍事資源是觀光很好的賣點,只要軍方給金門一分努力,就可以讓金門有十倍的發展,但同樣的,軍方只要給金門一分阻力,金門就要花上十倍以上力量也不能竟功。

銜接期有缺口 望島興嘆

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則指出,金門發展觀光主要資源有豐富閩南文化和軍事設施,在閩南文化的傳統建築方面,希望朝精緻化、深化努力。至於軍事設施再利用方面,則希望朝調查、分類來規劃。在軍事設施再利用方面,所碰到的問題主要在於國軍兵力逐年降低,銜接期有缺口,例如,大二膽島未來勢必要撤軍,但基礎設施縣政府有意要建設,但就連上岸都上不去。

林振查也指出,很多大營區都是國有財產,縣府是在接管前先做調查,但還是碰到很多瓶頸。像是縣府有意建胡璉將軍紀念館,選擇跟事件有關地點結合,但軍方態度不清楚,訊息傳遞不到上頭,徒增困擾。

林振查也認為,軍事設施處在民間土地上,產權宜釐清,否則軍事設施財產屬於國有,不能從事營業,無助縣府接管軍事設施的發展觀光助力。在金門有國家公園區和都市計畫區,縣府將向經建會提案,以成立處理小組協調國防部等單位,就軍事設施移交做整合。

從小地方嘗試 看接受度

林振查並指出,縣府在軍事設施再利用方面,並從小地方嘗試來做,像在同安渡頭、新湖漁村一個排的做民宿體驗,希望測試民間市場接受度,做為開發軍事資源再利用的參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