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修行佛法相信因果業報為首要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449

修行佛法的重點,首先要信因果業報,終則徹底消除我執我見,使佛心等於自心(我心)。

生命電視台台長海濤(法師)昨天將蓮華生大士對西藏皇后所說的修行重點,散播給聽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根據西藏經所述,蓮華生大士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如來,身口意三密之金剛應化身。)

海濤表示,蓮華生大士所傳的修行的重點,第一是因果業報須信非虛。例如吐一口痰,動一個念頭,都會產生影響,對善惡果報,要百分之一百相信。

第二是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應求解脫。海濤舉例說:全世界的錢都給了我,也不能解脫生死,有錢只是一種方便,五百元或是五十元都是一頓,好吃不好吃而已,肚子會餓才是問題;肚子不餓才是解脫。生死才是一輩子最重要事而不是名利。生老病死,應求解脫。生命的痛苦來自無名明、貪愛、造業。學佛者要能破無明|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無明:指不能了知現象真實性的原始愚痴。)

第三、要求生死解脫,得先求精神上師;要有空性悲心的金剛善知識做為依持。要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四皈依。(善知識:指能引發他人向上、增善去惡,乃至證悟成佛的人。)

第四、要發起成佛、度眾生的菩提心,廣度有情眾生。善知識要發起成佛的決心,要以清淨戒律做為基礎,例如要印佛經百萬本或做種種功德,發心固然很好,但過程要講戒律。未助人之前,先要做到不傷生,不貪,不騙。

第五、常觀十二因緣法,了解生死輪迴根本。要常觀想無明、造作、意識、胎體、六根、感受(苦樂受,不苦不樂受)、分別心、貪愛、執著(拔不開的愛或放不開的恨)、生老病死等業報輪迴。生老病死,生命不斷流轉,要想離開,就要破無明。海濤希望每個人每天應花半小時去看看大海,看看雲或大草原,看著虛空,想著生命的道理,以收攝自己的心,收攝六根,讓內心產生智慧的觀照。經常觀照十二因緣法,就能明白生死輪迴的根本。

第六、修學禪定,內觀自心,以找到佛性本來清淨的一面。人們常從外在追求快樂,卻不知真樂就在自身內在的佛性。戒而有定,無法入定的人是可憐的人。不能入定,就開發不了智慧;從十年前到十後後,若做事的品質一樣差,生命就浪費了。禪定的力量,可以開發敏感的智慧|從花草樹木到一張紙,到一整個世界,乃至別人的心理,都可用佛性的智慧去面對,面對一切。

第七、修學聖僧的般若波羅蜜,了知萬法一切的本來面目以及緣生緣滅。凡事應求利益眾生,建構菩薩事業,不執著一切,卻知道使用一切。例如社福館很舒服,但不應該用來睡覺,而是用來欣賞;紙張可以印黃色刊物,但應用來印佛典。

第八、在紅塵中廣度眾生,心不執著,身隨所安,做了就要放下。海濤說:既然我已盡力付出了,就一切隨緣吧。雖然做了很多事,卻沒有人注意;辛苦十年才蓋好的房子,轉眼就變成別人的|隨緣吧!不要氣死,不要讓身心不得自在。努力過,卻不執著一切,就會快樂!

第九、妄念起時,看清生滅,不壓抑也不順從,但要分析念對或錯,分析會不會造成苦?要看清楚,不要永遠逃避,好壞皆透過分析,而不是強迫壓制。

第十、若能依此修行,佛心即自心,本性自如如,本性也就是佛性。我執、我見,完全徹底消滅,內心保有菩提三昧。不管成佛是來世或現世,也可以超越了。

海濤表示,這就是蓮花生大師的學佛重點。眾生根器,一切可攝受者,若得教法,必可成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