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頭今設醮感念李將軍德澤
農曆九月初八日是「李將軍」殉國日子,西浦頭村民為追懷戰役中壯烈殉國、有守護神之譽的國軍團長李光前,今日起將展開一連二天的作醮及巡安活動,感念「李將軍」護民的德澤,並祈祝庇祐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連日來各地的善男信女及台灣觀光客均絡繹不絕前來光前廟拜拜祈福,民眾的虔誠祭拜,也彰顯李光前為國盡忠,保鄉衛國的忠烈情操。重頭戲巡安活動將於明(廿九)日下午二時繞境村中四方達到高潮,村民會簇擁「李將軍」金身遶境巡安,並祈祝英靈庇祐國泰民安。
金門走過五十多年的烽火歲月,唯一讓民眾主動建廟奉祀、而且終年香火鼎盛的軍人,僅有李光前團長一人, 「李將軍」的傳奇故事傳為地方的美談。
西浦頭耆老指出,民國三十八年中共軍隊席捲中國大陸,準備血洗台灣,不料,當年十月二十五日進犯福建沿海的金門島,一萬餘共軍渡海,遭到國軍第二十二、十二兵團迎頭痛擊,血戰三畫夜後,入侵共軍非殲即俘,在這場可歌可泣的戰役中,國軍十八軍第十四師四十二團代團長李光前,不幸在鄰近古寧頭戰場的西浦頭村率部反擊時,中彈殉國,用鮮血寫下最悲壯的一頁,成為民眾心目中護國佑民的金門戰神「李將軍」。
李光前,字帆天,湖南平江縣人,中央軍校第十六期畢業,於對日抗戰、戡亂戰役屢建奇功,獲頒雲麾勳章、忠貞、勝利等獎章,由排、連、營長薦升為代團長,古寧頭戰役殉國時,年僅三十二歲。
西浦頭耆老說,李光前殉國時的軍階為中校代團長,戰地政府追晉為上校,但他在兵荒馬亂時,帶兵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讓地方民眾感戴不已,認為他的功勳足以當將軍而無愧,因此,在建廟特別為他塑造身穿軍服的金身,肩上配掛少將軍階,尊稱為「李將軍」。
「李將軍」護衛著金門,最讓地方津津樂道的是,一九八七年政府開放老兵回中國大陸探親,讓平靜的金門島接連發生多起怪異的事,原來是「地下」國共老兵也想回家,因此,金門隆重舉辦啟運慰靈法會,但是靠誰來整飭軍紀呢?最後是有請「李將軍」出面。當時金門實施戰地政務,由金防部司令官兼任戰地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委請「李將軍」帶隊的派令,還是金門縣政府派員拿到金防部蓋好關防,再送到李光前將軍廟焚燒才生效,其後,果然地方上恢復寧靜,令人咄咄稱奇。
出任金防部司令官的蔣仲苓、許歷農、宋心濂三位上將,均是「李將軍」軍校同期同學,特別是前總統府資政的蔣仲苓,無論是擔任陸軍總司令、國防部長要職,每逢到金門看部隊,即使在公務百忙中,都會到李光前將軍廟為老同學上香致祭,追悼其為國捐軀保衛台灣安全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