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在回家的路上

發布日期:
記者: 傅崑成報導。
點閱率:670
字型大小:

從廈門回到金門的水頭碼頭,偶爾,低頭驗證的官員會抬起頭來看看我,笑著說:「又回來啦!」我的入境證用的特別快。因此,有時候,他們還會提醒我說:「又快用完了。該辦新證啦!」

從金門回到廈門的和平碼頭,偶爾,如果遇見那位曾經在廈門大學修課的安檢官員,他也會笑著跟我打招呼說:「傅教授,又回來啦!」

是的,我又回來了。

由於在金廈兩地都有住所。每當按照規定,填寫大陸的「入境申報單」和「出境申報單」時,我總在「入境理由」和「出境理由」這一欄位,一律勾選「返回常居地」。

似乎,從來沒有檢查表格的官員注意這一點矛盾。或許這根本就是聊備一格的小事。不過,對我來說,每當我勾選這一理由時,內心總有著一絲歡喜||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別阻擋我回家啊!這可是我的權利!

我出生在屏東,臺灣最南端的小縣城。蕉風椰雨,山海作伴。這裏是我的童年故鄉,也是我父母來台以後的主要寄居之地。小時候,我的母親曾經教我如何寫在北京老家的地址:「北平市鼓樓後中胡同二號」。我永遠都記得媽媽曾經幾次笑著說:這個地址得記清楚了。別等到那天回老家,連地方都找不著了!

中學時代,學校老要每一個學生填寫學籍資料。其中一欄就是「永久住址」。毫無疑問的,我的永久住址就在「北平市中胡同二號」

1989年10月底,那年的六四民運已經成了過去。北京中國社科院邀請了幾位臺灣的法政學者訪問北京。那時我平生第一次到北京。在會議之後的晚上空閒時間,我設法找著了「中胡同」。

暗淡的月光下,深秋的胡同裏,來往的人很少。有些角落,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因此我終究也沒能找著「二號」在哪。直到兩三年以後,當我再有機會訪問北京時,我才在一個初冬的下午,走進了「中胡同二號」。昔時母親口中的三合院已經成了一處大雜院。

不久,我有找到機會,利用訪問北京的時候,前往河北定興找到了母親少年時代的故居。然後安排父母回大陸看看這兩處老屋。

由於遠遷邯鄲的舅舅、嫁到東北鞍山的阿姨,都已經聯繫上了,母親很快決定把房屋的權利通通讓給了他們。現在舅舅和阿姨都已經先後故去。但是他們的子女都已經合法取得了繼承權。「中胡同二號」這個不能或忘的「永久住址」,終於可以在我這幾年相當頻繁的北京行程中,給悄悄忽略了。

日前,我再度訪問北京並在清華大學法學院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北京,當年的北平市,已經是渾然另一個北京啦!

擁擠的海澱圖書城,車水馬龍的清華東校門,又紅又甜的山楂糖葫蘆,東京水準的桃屋日本料理店,紐約水準的醉紅飯店,高聳入雲的中關村電子e大樓,電視上中英文流利的新聞播報員,滿城抓流浪狗的公共衛生事件,剛剛擴建了兩倍就又已經不夠用的首都機場,才學會了幾句英語就笑著說他已經全忘了的計程車師傅:::。

這裏是機會,這裏是競技場,這裏是傳統與現代,這裏是東方和西方,這裏是中國的頭疼與驕傲之所。最重要的是,這裏也是我和我媽媽、我爸爸最光榮的、最痛苦的、最古老而又最年輕的家!

這一切讓我都想起了幾年前,我在立法院任職時,曾經舉辦的一次記者會。會上,我曾呼籲臺北的領導人||「別剝奪我們的孩子呼吸中國的權利!」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本來就該承擔中國的所有過錯和成就。一百多萬臺灣同胞正和我一樣,每天走在回家的來回路上。別阻擋我們回家的權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