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沙美傳統市場改建面臨流產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544

金沙鎮公所規劃沙美商圈沙美傳統市場改建工程,在公務門爭取中央三千五百萬元經費,面臨預算執行壓力,承辦單位的金門縣政府建設局綜合各界意見,認為既然地主整合困難,加以沙美傳統市場舊有建築年代久遠,建築有塌陷的安全顧慮,和市場出入不方便,初步決定考慮採替代方案朝建新基地評估。

面對傳統市場的一再沒落,縣長李炷烽就曾表示,這種情形實在讓人感傷,因此,縣府積極推動傳統市場更新,不過,他認為關鍵在於土地問題,他希望鄉親能以更恢宏的心情去看待祖產,「祖產有效運用,才有價值」,金門的建設也才能有效進行。

縣長李炷烽昨日下午聽取金沙鎮公所對於沙美商圈沙美傳統市場改建工程替代方案新建基地評估報告時,建設局長李增財、專員楊廷標、課長林健民、金沙鎮長陳昆第等人也在場參與討論。

金沙鎮沙美商圈沙美傳統市場原有舊有市場建築,不僅年代久遠無法符合現今居民使用需求,且建築結構體毀損、剝離,安全堪慮,為規劃沙美商圈的整體景觀,並將傳統市場重新再造,因此,金沙鎮公所擬於沙美傳統市場原址,將舊有老舊市場建築拆除,重新新建符合現代需求及鄰里活動之零售市場。

不過,該處土地分屬多人所有,沙美市場現址土地面積包含三十九筆地號,其中六筆為公有土地(縣有二筆、國有四筆),三十三筆為私有土地,公有土地佔百分之二十七點二七,私有土地佔百分之七十二點七三。

由於一般公有土地取得,可以撥用或讓售方式,變更管理單位,以取得使用權;而私有土地取得模式計有:協議價購、徵收、租賃、合作經營等方式。由金沙鎮公所委託的規劃單位建議為都市發展長遠規劃,以協議價購或徵收,較能實際解決公共設施用地之使用問題。但經與地主開會討論,並進行問卷調查,多傾向以合作經營之模式同意土地之使用。今年七月及九月份並開過二次會議,地主也有建議建物要設定使用年限。

而縣府建設局基於面臨預算執行壓力,綜合各界意見,認為既然地主整合困難,加以沙美傳統市場舊有市場建築年代久遠,建築有塌陷的安全顧慮,和市場出入不方便,初步決定考慮採替代方案朝建新基地評估。

金沙鎮公所昨日提出的沙美商圈沙美傳統市場改建工程替代方案新建基地評估,新建基地位置包括四個地點,一為金沙國小鄰川德宮旁,二為金沙圖書館至忠孝新村間,三為中華電信機房旁至沙港劃段,四為金沙民眾服務社旁,列入建築用地評估。而與會對於金沙國小鄰川德宮旁土地,由於緊鄰環島東路,交通便利,和緊鄰金沙鎮公所及停車場,方便管理,且立即有公有土地可供使用,免整合私有土地,認為較符合新建基地地點。

其中,金沙國小鄰川德宮旁的土地,本案私有地十三筆,面積五千五百六十二點二四平方公尺,國有地一筆,面積二百六十四點九平方公尺,縣有地二筆,面積一千九百一十四點三六平方公尺,共計七千二百八十七點九七平方公尺。這其中兩筆公有土地皆可透過行政程序取得土地使用,面積合計一千七百二十五點七三平方公尺,優於原有市場土地面積(原市場規劃面積一千四百零四平方公尺),且緊鄰主要道路,又臨鎮公所方便管理,惟旁有黃氏祖墳三座。

金沙圖書館至忠孝新村間土地,本案私有地二十六筆,面積一萬一千五百零六平方公尺,國有地六筆,面積二千八百一十九平方公尺,共計一萬四千三百二十五平方公尺,公有土地零散,且基地內部有張氏祖墳一座。

至於中華電信旁至沙港劃段土地,本案私有地三十五筆,面積三萬五千零二點三一平方公尺,土地使用分區為農業區。

金沙民眾服務社旁土地,本案私有地二筆,面積一千一百六十三平方公尺,國民黨一筆,面積八百九十三平方公尺,共計二千零五十六平方公尺,腹地過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