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研究部分原生植物更新良好
金門的潺槁樹、白背木薑子等原生植物的天然更新良好,但豆梨、唐杜鵑則更新不良,亟需進行人工復育。
金門國家公園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所做的「金門國家公園珍貴原生種樹木、花草之育種研究」已經完成,昨天由游漢明(見圖)代表研究單位進行成果發表。
研究發現,金門的五虎山和太武山仍具有相當好的岩石植被,但其他地區則顯得相當破碎。以單一樹種而言,潺槁樹、白背木薑子、小葉赤楠、沙楠子樹等,天然更新的情況良好,但豆梨、唐杜鵑則呈更新不良的狀況。
研究單位列出了三十種金門本地植物的繁殖方法。有些人工培育而成的小苗,未來則會陸續交給金管處管理。
研究單位建議金管處要保留種源,以免消失。就長期而言,還應進行非破壞性的棲地整治計畫,促進珍稀植物的天然更新,或進行區外保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