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登場金門學研討會將發表15篇論文
為期二天的「金門學學術研討會」,訂十一月十一、十二日假文化局三樓展開,共有六場次計十五篇論文發表,範圍包括「金門人文」、「金門戰役」、「金門戰略」、「金門經濟」與「閩南文化」等五項,精采可期。
縣府文化局表示,近年來,地方研究已蔚為風氣,並已成為維護地方文化資產的關鍵。此次參與研討會的台、金、大陸學者專家,學養豐富並具有相當的學術聲望,對金門各項發展也具深切關懷、認識。
而在為期二天的研討會中,各場次論文發表經排定為:
十一月十一日,第一場(上午十時二十分至十二時),主持人為陳德禹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李仕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金門旅日華商陳國樑與泰益號」,講評人|李汾陽副教授(開南大學通識中心主任);李增(明道管理學院中國文學學系教授)|「從邱葵蔡獻臣論證朱熹對金門理學之影響」,講評人|董金裕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教務長);郭哲銘(金門學研究會理事)|「金門區域意識與認同的形成與嬗遞」,講評人|邱仲麟博士(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二場(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三時十分),主持人為劉易齋教授(萬能科技大學學務長);王傳照(宜蘭大學軍訓室主任人科中心講師)|「金門在我國國家戰略中地位的回顧與前瞻」,講評人|段昌國教授(國立宜蘭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戴振良(萬能科技大學軍訓室主任兼副學務長)|「從八二三戰後論金門的戰略地位與發展」,講評人|林明煌副教授(萬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主任);羅德水(台北市教師會總幹事)|「尋找兩岸新座標|淺論金門人的兩岸觀」,講評人|黃德北副教授(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第三場(下午三時三十分至五時十分),主持人為黃金文教授(台灣新生報業董事長),王春源(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企管系教授)|「論金門之政經文教理想與偉大商人行商應有之道」,講評人|張美霞教授(國立警察大學外事系教授);翁錦棟(台灣東南技術學院資管系教授)|「由金廈大橋論兩岸發展『金廈國際自由都市』之願景」,講評人|張士行教授(萬能科技大學經管所暨鴻海企業講座教授);王昭偉(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研究所博士生)|「金門興建金廈大橋之效益與金門政府宜採之建設因應政策分析」,講評人|黃英輝(台北開放社會中心會長,北京清大政治經濟學博士)。
十一月十二日,第四場(上午八時三十分至十時十分),主持人|傅應川將軍(中華軍史學會會員);鄭傑光博士候選人(新文藝學會研究員)|「1949年台海危機金門戰役的歷史教訓」,講評人|卞鳳奎(關西大學歷史博士);田立仁(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博士)|「民國卅八年金門保衛戰期間李良榮將軍運用裝甲兵之研究」,講評人|王祿雄備役少將(中華軍史學會會員);吳宗器(金門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走過從前|金門地區戰地政務之回顧與轉型」,講評人|楊肅獻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
第五場(上午十時三十分至十二時),座談會,主持人|李錫隆(金門縣文化局局長)。
第六場(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三時),主持人|陳慶元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顏立水(前廈門市同安縣文化局長)|「浯島書香.誰識辛酸淚|︽金門學︾叢刊出版言語」,講評人|湯漳平(漳州市閩臺文化研究所所長);陳茗(廈門理工學院外語系)|「金門文化與近期金門文學」,講評人|陳耕(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高令印(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漫淡廈門、金門的朱子文化」,講評人|趙君堯(福州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
因目前尚有名額,主辦單位歡迎有興趣民眾儘速把握機會報名參加,電話三二五六四三轉五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