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籲教師發揮中道力量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城報導。
點閱率:377

縣長李炷烽昨日出席全縣國中小教師專業知能研討座談會致詞時指出,教師面對挑戰愈來愈多,學生也改變不少,教育的成敗家庭因素佔很大,在大環境不可預期,教師能在小環節中盡一己之力貢獻智慧和力量,唯有將教育起點弄好,才不會收事倍功半之效。而教師應發揮中道力量,並在教學本務之餘,共同關心地方事務,以起中流砥柱的效果。

李炷烽也對於教師要參與研習太多,也覺得應整合和簡化,以兼顧教師權益和學習成長。他並表示,自己已經完全脫離教育工作,在教育思潮和國家教育政策改變,學生學習方法也跟著改變,現在站在台上講話是惶恐的,不知道是要少講話多聽意見,還是單方面講一個人想法和努力,為改變金門所作努力,則有待時間加以驗證。

他並認為,身為教育的一份子,應從不健康、不正確的習俗做改變努力。而談到專業,李炷烽覺得用心就是專業,否則內行也會變成外行。他也期勉教師要樂在工作,對於有很多教師提早退休,認為個人如果沒有開創事業第二春的準備和生涯規劃,應重新評估提早退休否,以免健康、心情、家庭都受到影響。

李炷烽也覺得,重建學校、教師、學生的價值、倫理道德重整,是化解金門真正危機的必要做法。否則會讓教師認真也不是,不認真也不是。他並指出,家庭教育是學生好壞的關鍵,只有家長讓孩子在家中養成良好習慣,才能減輕教師教學負擔。否則像幼稚園幼生入學,在初來乍到,有的不肯吃飯,會讓老師搞得焦頭爛額。因此,家庭教育很重要,家長應行有餘力再去做義工,否則疏忽對子女的照顧,反而成為教育的隱憂,老師再多的努力也會被打折扣。對於家長質疑學生上課時數減少,李炷烽覺得學校和教師應該向家長講清楚,在先進國家裡,學生在家中的時間長,反而在學校時間短。但現在家長,是巴不得孩子待在學校等他們下班一起回家,這點和幼稚園幼生早上要吃點心,都值得探討。

有關基測問題,李炷烽也認為,基測偏低的因素,在於環境改變、教育政策改變,值得加以重視注意。但教育部門和家長不能因基測偏低而讓學生在生活教育培養迷思方向。畢竟,衛生和運動習慣養成,比知識來得重要。他也指出,教育不在於人人都要擁有博士學位,地區常有家長一大早跑到縣政府找縣長安排工作,並以大學畢業視為理所當然。對此,李炷烽覺得,應回歸教育本質,老師應發揮中道力量,以對混淆視聽和對錯表態,並提倡金門重振運動,以讓清寒子弟也能透過努力出人頭地。

他也對於提供補助方案予金門技術學院興建圖書館資訊大樓一事,強調透過圖書彙整,讓資源集中,不重覆投資,有其意義存在。而金門縣立醫院改制為署立醫院,在議會已有做成決議,八十四年三月全民健保實施,縣府每年投資一、二億元在金門縣立醫院,但民眾對醫療滿意度在九十一至九十三年間,只有在百分之十五、十六、十七徘徊,去年改制署立醫院,滿一年後滿意度達到百分之四十左右,強調金門公共事務紛歧大,不講清楚讓民眾充分了解,還會像「一國兩制」議題一樣,出現各種聲音,但透過縣府網路和縣政信箱,大家都可以共同來集思廣益。李炷烽也認為,未來可以採取分區座談方式,聽取教師意見和充分溝通。而金門教育資源整合,也可從教育效果思考,不光是考量教育投資。他也對教師工作辛勞,表達肯定和慰勉,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讓金門教育更臻發展往前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