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刊編輯研習分享不同編輯經驗
由文化局、金門學研究會舉辦的「2006書刊編輯研習」活動,昨日正式登場,首日由王士朝、顏艾琳、周志強開講,今(十九)日上午九時起幼獅文藝主編吳鈞堯、下午金門日報編輯李福井等人將陸續上場,分享不同的編輯經驗。
昨日上午九時起,縣籍設計名家、現任金門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王士朝講述設計、美編理念,縣府參議許寬也出席參加。
王士朝除了專長於美工設計外,目前也在金門技術學院教授「美術與生活」、「藝術與人生」等科目。
王士朝強調,好的設計要有賣點,而非孤芳自賞;美編不是自我過癮、自我滿足,要讓讀者看得懂、讓人喜歡、讓人舒服,所以重點應以買方市場為主,要重視市場導向。
王士朝指出,任何設計都要符合人體功能、社會脈動,如現在講究環保,就不能過度包裝;強調保育,所以材料不能太過珍貴。現代潮流趨向為好用、環保、減重。
他也說明編輯的策略與原則,如文學書刊編輯不能花俏,出版品不要讓讀者眼睛疲憊。此外,王士朝也講授書籍的概念與形態,諸如:書的概念、書籍形式;中文書籍的演進;現代書籍設計規範,包括:封面、封底、書脊、書衣、摺口、書帶、蝴蝶頁、書名頁等。
名詩人、也是金門媳婦的顏艾琳在講授書刊等出版品編輯時表示,出版人該反省的是,出版的書有多少競爭者?如何脫穎而出?獨特性為何?她並分析各報、各雜誌的編輯特色。
「閱讀,是一種應該養成的文化消費行為」,顏艾琳如是說,她也對準編輯人才提出建議:從來不投資文化消費的人,就能感受到這行業薪水與付出不成正比的原因;平時不讀書,不瞭解相關資訊,很難編出像樣的書來;盡量培養自己成為專才,你就會成為無法取代的編輯人;編輯人讀雜書,比讀專門一類的書更能找到好題材;對外聯絡|八面玲瓏,對內編務|細心耐操;愛文字,愛藝術跟電影、音樂、時尚、美學、表演,總之一切跟心靈有關的都要養成興趣;你可以不是作家,但要對文字有好品味,也能寫出好文案者,才能當編輯;可以喝酒,談天說地的人,有時可以搶到好作品。
「應徵編輯最大的風險,就是你被錄取」,周志強轉述某名家之言,「因為表示未來將開始煩惱了」。如何做個現代編輯高手?周志強表示,編輯人的角色,可依書籍製作各個階段而展現不同的功能,這些階段包括:書籍發想階段(審稿、出版企劃)、書籍製作階段(文字編輯、溝通、盯流程)、書籍製作階段(行銷企劃、文案、行銷活動)。
而在審稿時,要思考:題材是否吸引人?是否具市場性?符合出版社出版目標嗎?
周志強認為,文稿編輯,應是觀察入微的探索者,要掌握的重點包括:清晰度(讀者必須瞭解作者所著者為何、避免主題失焦)、涵蓋面(故事須全盤審視,不可有突如其來的內容)、組織(追求故事的完整、平衡)、寫作風格。
文稿編輯,也是作者的好幫手,因他是作者的第一號讀者(代表讀者向作者找碴);挑戰、協助作者完成其心中的作品(引導將作者心中的概念具體描訴述出來);書籍的化妝師(讓書籍更有可看性與賣相)。
文稿編輯,也要處理專家學者寫的書或文,包括:把學者從學術論文的繁文縟節中釋放出來、避免過度旁徵博引、說服學者不要害怕遭受攻擊、克服專家學者的「態度」。
他也說明編輯非小說類圖書、童書編輯的編輯人才特質,以及如何學習做個好編輯|詳細閱讀手邊的(找錯字、看架構、廣泛閱讀、學習關於出版的一切知識與技能);修改自己的作品。
現代編輯要面對的挑戰有那些?周志強指出,計有:閱讀習慣的改變、出版型式及工具的改變、主流題材的改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