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永續發展策略規劃具有政策引導力
金門永續發展策略規劃是金門縣施政的發展藍圖,具有政策引導的效力。而如何達成「生活金門」、「生態金門」、「觀光金門」、「兩岸金門」的永續發展願景,則有待縣府團隊和全縣民眾一起努力和經營。
金門縣政府表示,金門位處大陸東南沿海,資源匱乏,島嶼發展深受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的影響。從戰地政務轉型到發展觀光,從軍政一元化到開放後多元發展,此一重大轉折引入了大量觀光客,且伴隨著島民意識的抬頭,要求擴大就業市場,推動各項公共建設,以求安身立命。
縣府指出,由於政治環境使然,金門處於兩岸間之轉折點,自二○○一年開放小三通以來,過境人數年有成長,二○○五年金門航空站進出量一百四十四點八萬人次,僅次台北、高雄,在整體發展變遷中,如何建構一個足以適變自如的生存環境,使金門的經濟、社會、文化與自然生態能夠平衡穩定的互動發展,為金門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縣府指出,為使金門成為獨具風格的永續島嶼,縣長李炷烽於二○○四年即宣示:「今後,金門應發展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極力推行基礎與公共建設,展現海島生態之美,維護生物多樣性,發展成為生態的金門;以整體規劃方式,善用人文與自然資源,發展精緻生態旅遊,使成為優質觀光的金門;建立金廈互利、共容、和平交流的良性發展空間,使成為兩岸共生共榮的金門;在改善健康醫療環境之前題下,落實永續經營理念,以具體有效的行動策略,提昇民眾生活品質,使成為生活的金門;建構優質自然文化環境,邁向健康活力島嶼社會,使成為永續金門」。
縣府指出,二○○四年六月經完成「金門永續發展策略規劃書」,以環境生態為基礎,提昇居民的生活品質為目標;以生物環境的承載量,作為經濟發展的限制條件;以共同解決環境生態問題,打造美麗共生的淨土;以永續發展的理念,突破傳統政經意識型態的矛盾對立。為了達到使金門成為永續島嶼的目標,成立地方永續發展委員會,並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投入,共同推出最佳的發展願景,訂出各種行動方案,落實永續發展的策略行動與目標。
縣府表示,金門永續發展策略規劃是金門縣施政的發展藍圖,具有政策引導的效力,所擬具的縣政計畫,縣長李炷烽一再昭示,應參據「金門縣地方永續發展策略規劃」的主旨與內容。此外,二○○四年十一月第八屆世界島嶼會議所通過的「金門宣言」,與二○○五年三月行政院核定的「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均納入各項建設之指導原則,以減低不當的建設所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
縣府並表示,由於此一理念深植於縣政團隊的成員,並與民間建立伙伴關係,透過群策群力的作為,發揮實質作用,於二○○五年八月獲康健雜誌評選為全國最快樂城市第一名,文化、教育競爭力均名列第一,治安、衛生名列第二,國民保健及提昇經濟發展名列第三,縣市治理力總排名第二,展現政府與民眾共同參與的成功與效益。
縣府指出,金門縣永續發展願景上,在「生活金門」方面,朝建立兒童快樂學習、青壯年安心就業、老年人安身養老的好所在努力。在「生態金門」方面,朝擁有藍天、綠地、林木蒼翠、生物多樣性及優美海岸之生態島嶼努力。在「觀光金門」方面,朝營造一個生態與文化之觀光勝地,活絡金門經濟發展努力。在「兩岸金門」方面,朝加強兩岸三地交流,結合學術文化,藝術與產業,共謀永續生態之發展努力。
至於永續願景方面,縣府表示,善用中央與地方財政資源之結合與合理分配,推動永續發展建設;以及永續觀光政策及法規的訂定;金廈兩岸共同解決環境保護、防疫、健康醫療等問題,提升金門永續發展的自主力,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