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打勝仗需要鮮明的旗幟

發布日期:
記者: 傅崑成報導。
點閱率:487

──馬王必須亮出他們的招子

  王金平的正式參選下屆總統,宣告了馬王之爭的正式展開。這是一件好事情。沒有競爭的國民黨只會凸現出他的民主性不足。既然黨內有提名制度,有兩個人要出馬競爭2008年的總統大位,這才能讓國民黨,至少在氣勢上,不致輸給已有三個人宣佈參選的民進黨。

既然,要參選的第一戰就是爭取黨內提名。而且,既然泛藍三黨已經建立了默契,要提出單一組候選人,以期團結對外,爭取執政大位,那麼,國民黨的黨內初選也就必然成了整個泛藍陣營的共同大事,不能不受到你我普遍的重視。

王金平和馬英九,到底什麼人比較更適合參選2008年總統呢?

其實,單從外表上來看,馬英九「總統」顯然比王金平「總統」,「更像個樣」。王的學歷遠不如馬的哈佛大學博士學歷;王的身高遠不如馬的挺拔;王的英語遠不如馬的流利;王的國際觀遠不如馬的國際法博士觀寬廣。更重要的是,王的兩條腿顯然沒有馬的兩條「馬腿」來得更可看。

問題是,選民不會只看這些外在的條件。在臺灣,選民挑候選人的關心點,很複雜,不簡單。

首先,王金平具有多年的政黨協商經驗。在立法院這樣的政黨惡鬥競技場上,殺進殺出十多年,王金平自有過人之處。他的協調能力可能真的比馬英九高;而且高出很多。

這一點,從總統這個職務的性質來看,似乎格外重要。畢竟,按照憲法的規定,總統原本就不應該是一個事事搶在行政院長前頭的「最高行政機關」的領導人,而應該是一個職在「調和鼎鼐」的協調中心召集人。

過去蔣經國總統本身的學歷更低,但是他能夠將臺灣的政治搞得更乾淨,經濟搞得更富足,讓他的繼任者李登輝「博士」望塵莫及,直到今天。這一切都不是沒有理由的。

另外,馬英九雖然獲有很多高級知識份子的支持,但是王金平對於臺灣南部中下階層的選民群眾,也自有他個人的魅力;在人數上,可能還更占多數優勢。何況,王金平似乎更得黨內很多大老的歡心,更受到泛藍陣營內許多政治人物的支持。這也是馬英九在上次國民黨主席黨內直選時,親身經歷過的事實。未來在總統大選中,和可能會產生影響。

如此看來,泛藍如果推出馬英九做為共同候選人,到底是否會比王金平更有勝選的機會,似乎還有一定的猶豫。||這可能也就是為什麼王金平有膽量出來和小馬哥較量的理由吧。

何況,現在馬英九身處在貪污案的冤案泥淖中。如果泛綠成功操控司法,以致法院在大選之前果真判了馬英九一個「有罪」的判決,不論罪刑多麼輕微,其結果都有可能讓泛綠候選人趁機大吹法螺,欺蒙中南部鄉村選民,造成選舉不利藍軍的結果。

當然,王金平過去多年在臺灣的基層選舉中,風裏來,雨裏去,泥塘裏打滾數十次,可能也難免會有許多把柄被泛綠陣營拿來說嘴,甚至臉上抹灰。

如此,我們要鄭重地從兩位泛藍參選人中,挑選出最終有望勝出的一位,似乎就必須回歸到民主選舉的真正重心:兩位的參選政見到底在那裏?誰才能給臺灣帶來起死回生的希望?

做為未來四年中華民國的總統、臺灣地區的最高領導人、最高行政機關的行政院院長提名人,兩位的政治理想是什麼?選出馬英九或王金平,到底會給臺灣社會帶來什麼樣的不同結果?

坦白地說,台獨雖然萬般錯謬,但是台獨也有高度的理想性。民進黨正是靠著這股理想的力量,來麻醉那些知識水準較低的群眾,騙取社會部分中間選民的同情。沒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僅憑清廉自持,恐怕是無法感動臺灣選民的。

如果王、馬真的沒有什麼大不同,大家都只是稀裏糊塗地選總統。既不願得罪統派,也不敢得罪獨派,更想要討好中間派,處處都要票,最後自然處處都沒票。到了2008年春天,台獨份子居然繼續勝選執政,臺灣憲政將繼續名存實亡,臺灣經濟成果將繼續成為美國武器廠商的收入,臺灣老百姓將繼續燒炭自殺::。

唉!到了那個時候,王、馬將如何面對我們?我們將如何面對自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