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觀光公車預計今年七月一日上路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縣府報導。
點閱率:444

金門縣政府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聯手推動觀光公車,預計在今年七月一日上路,希望能開發自助行旅客,調整金門現有旅遊型態,同時提昇公車搭乘率及帶動整體觀光產業收益。

縣府昨日上午假第二會議室召開「金門地區觀光公車規劃小組」第一次會議,由副縣長楊忠全主持,縣府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專員林志國、課長陳全和、金門縣車船處處長王漢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呂志廣、課長楊恭賀、主任徐韶良等人出席與會。

會中也針對交通旅遊局「觀光公車推動原則(草案)」及「預定工作期程(草案)」進行研討,並由車船處說明觀光公車執行構想。

副縣長楊忠全指出,世界上許多觀光旅遊地區,都有觀光公車,金門標榜觀光立縣,雖然剛開始或許規模不大,但觀光公車上路,會讓來金自由行觀光的旅客留下好印象,此次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搭配推出觀光公車,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這是一個潮流,也因應彼此的實際需要。

依照交旅局說明的「觀光公車推動原則」,推動觀光公車之有兩大目的,其一在於開發自助行旅客,調整金門現有旅遊型態,以公車為運具,繞行串聯景點,提高景點可及性,並整合資源深化服務內涵,提供便捷旅運及導覽解說服務,促進開拓自助行旅客來金觀光,調整金門現有旅遊型態。其二在於提昇公車搭乘率及帶動整體觀光產業收益,藉由調整公車服務功能,吸引自助行旅客搭乘,提高公車整體搭乘率,提昇公車營收及帶動地區整體觀光產業收益。

而觀光公車以自助行旅客為推廣對象,其規劃重點及服務特色,係按季節(或結合活動)規劃不同主題路線,以公車為運具,全年無休固定班次發車,在一定時段內,定點(定點下上車及聚客)、定時(定時由發車點發車及返回發車點、在景點停留時間固定)及定速(繞行速度標準化)繞行景點,並提供導覽解說服務(於車上及景點提供導覽解說服務),且能提供便利的旅訊服務,方便自助行旅客取得相關資訊及預為規劃行程,藉由搭乘觀光公車進行深度旅遊。

觀光公車預定於今年七月一日起開始行駛,初步的服務時間將以每日行駛,全年無休為原則,使用車型則以使用大型客車為原則,並將成立專案服務團隊(配置專人及專車,以利辦理駕駛訓練及車輛視覺系統改善時)。

在路線規劃上,按季節(或結合當期活動)規劃能吸引自助行旅客之不同主題路線,每日得同時行駛不同路線。每條路線繞行時間在四小時內,中午及晚間時間繞行車站,以便在市區用餐消費。觀光公車行駛採定點下、上車及聚客。固定班次定時由發車點發車及返回發車點、在景點停留時間固定,車輛繞行速度標準化。

而關於解說服務規劃,初期於每車配置「隨車解說服務人員」,於車上及景點提供導覽解說服務(唯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景點,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現景點內人員支援辦理導覽解說服務為優先)。後期以「車上播放系統」、「景點解說服務人員」為主,提供解說服務。

至於乘車對象,凡持用「電子票證IC智慧卡」(包括縣籍及非縣籍居民)或「觀光公車票證」者,皆可搭乘。車船處負責整備推動觀光公車所需經費(指例如印製票證、視覺識別系統設計、車體內彩貼布置、場站集合地點識別佈置、新增外掛式站牌、駕駛及解說員服務背心及外套購置、路線宣導文宣品)。

昨日會中,對於觀光公車的規劃,車船處認為如採每日行駛,希望能增加三名駕駛;而搭乘觀光公車的旅客建議能採事先報名預約,在人不多的情形下,可改以中型公車來運輸,節省成本。

楊忠全認為,隨著市場的改變,金門的觀光型態也要跟著改變,觀光公車是以顧客為尊,國外很少搭乘還要預約的,應考慮搭乘者的便利性。

林振查表示,車船處因應環境改變在經營方式上也要跟著變,此次觀光公車是很好的切入點,在大前提確定後,是要有強烈的企圖心才能繼續往下走,這也決定以後五年到八年車船處的重要經營方向。

他說,觀光公車路線規劃妥當的話也能與旅行社操作相結合。而如何利用現有國家公園的資源,讓提昇觀光公車的規劃與使用效率,路線的規劃非常重要,希望能在本月內就能定案。他也提到,已找旅行社業者著手包裝觀光公車的行程。

呂志廣也表達金管處處長黃文卿極為關心這項觀光公車規劃工作,並說明該處會盡力來配合這項規劃工作分配,除了現有解說系統,未來需要加強人力,也會再加強補足。

昨日會中也確定工作期程與單位分工,副縣長楊忠全也裁定在四月份前觀光公車行駛路線要定案,並展開後續的各項配套準備工作,讓觀光公車順利於七月一日上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