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個問題學生教好考驗老師、家長與社會
金門校園傳出在學學生打休學學生的事件,聽起來很讓人遺憾;不過,據輔導過其中一名學生的老師和學校的教官表示:從去年到今,孩子真的是有在變好,只可惜變好的速度,比不上觸犯校規的速度!
學生犯錯,學生、家長、教師、學校、教育部門、社會::,不應該只是遺憾二字而已,應該要有亡羊補牢的辦法。金門農工對此事的處理擬採取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讓打人與被打的人交相見,先口頭認錯,然後寫悔過書;第二步是開會討論怎麼處置犯錯的學生|每人至少會記一個大過;第三步是開發適合學生及對學生有益的活動,消耗過賸的精力,以取代衝動和暴力;關於這部分金湖國中有意讓學生參與長跑訓練。
犯錯的學生中,有一位高職生曾經被退學,後來又經由重考入學,但很快又已經記滿了三個大過(不包括這起打人事件);若與去年相比,這名學生今年的狀況卻是好多了|雖然還是發生了打人事件。學校的老師說,這名學生之所以重考,是真的想再唸書;學生也坦承自己實在很容易衝動。
據輔導老師透露,這名學生原本是有心要在十九歲前完成學業的|只不過計畫跟不上變化。如果學生最後能被留下來,或是將來有機會藉著重考,第三次回到學校,輔導室的老師願意繼續努力與他溝通,設法尋找適合他的方式,讓他學習怎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果學校把這樣的學生踢出校園,只不過是把問題丟給社會;不過,即使學校願意給學生機會,社會願不願意給學生機會?卻是一個關鍵問題!
根據教育工作者洪蘭(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所提供的訊息,一名中輟生對社會造成的破壞,成本是一百三十萬美金!從這樣的參考數據可知,開除學生,絕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能是讓學生自暴自棄或壞到家,造成社會更大的危害。
要怎麼讓被標籤化的壞學生改標籤,重新做人,恐怕不是任何一個老師或一所學校的能力所及;不過,一個成功的人,或一個再生的人,通常需要一個貴人,家庭、學校、社區,應該努力幫孩子找到那一個可能可以讓他信賴的關鍵人物,事情才容易有轉機;否則,校園中那些的所謂的三劍客、四劍客::,還是隨時都會再惹事生非!打人的學生有在進步,只是進步很慢!學校處理的方式管不管用,有待檢驗,最重要還得看社會支不支持學校給學生機會?
從金門農工提供的訊息可知,目前容易出問題的,還是經濟負擔比較重的家庭,因為父母忙於餬口,很少有時間可以教養孩子。學生會變壞,或是犯了錯不容易變好,問題很複雜,件數也絕對不只網路上曝光的這兩起。從家庭、社區到社會,從國小、國中到中學,有合力、接力必要,只不過這種通力合作的機制要如何整合,如何運作,實在是一個難題,誰能出面解決這個難題,他就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英雄-他會是那一號政治人物?那一位教育工作者,還是那一個社會運動家?其實,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如果每一家庭,每個家長,每位教師,每所學校都能各司其職,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