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視障就業成功第一例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475

金門縣政府社會局在農曆過年前邁開了一大步,僱用了一名視障人員,他叫李宗翰。這名視障人員,同時也是金門縣殘障者家長協會輔導視障者就業的第一個成功案例。

從幼稚園開始,李宗翰的視力就逐年退化。在求學生涯,他視力不好,成績卻很好,並考進了輔仁大學的應用數學系。不過,就在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年,他的視力只有零點二以下;現在,他的視力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只剩下一點點感光的功能。任何人若是定止在他面前十幾公分處,他的眼睛仍然無法呈現輪廓。不過,當他在路上持杖而行時,他仍不願意戴上眼罩,因為他還是希望感受那天光的些許刺激。

在國中、高中時代,李宗翰還可以騎腳踏車、游泳,如今卻什麼都看不到了。要怎麼接受這種讓人感到殘酷的事實?李宗翰表示,這是從小就學會面對的事;他覺得自己在任何時候,心情都很好。從小,李宗翰看書得用放大鏡;到了大學,看書得靠同學唸給他聽;考試時則要由助教或監考人員唸題。至於如何作答?他說:只要多用幾張紙就可以了!

民國九十四年六月,李宗翰從輔大畢業返金,然後就一直待在家裡;家長協會理事長楊財祥知道他的情況,就鼓勵他和家人,希望讓他踏入社會。去年(九十五年)二月,金門縣政府首次招考視障電話服務員;李宗翰在家長協會社工員蔡素真的陪同下,參加面試,並順利錄取。此後的兩個星期,蔡素真每天早上七點半到金城國中附近的巷子裡去接他,一起步行二十分鐘到縣府三樓上班,再協助他了解工作內容;下午五點半,蔡素真會再擔任人導,引他回家。

蔡素真表示,這是家長協會第一次輔導視障者就業,剛開始壓力很大,曾特別求助台北巿視障者家長協會。在輔導李宗翰的兩星期中,她發現,李宗翰除了眼睛看不到之外,幾乎樣樣比她強。現在看到他能夠在職場上展開新的生活,她覺得很高興,也很有成就感。

剛開始進行定向行動練習時,從李宗翰家到縣政府,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第一條是由縣政府過馬路走靠近金城衛生所和中正國小的這條路;這是李宗翰最想走的路,也是最便捷的一條路,但因為道路施工,中途受阻於怪手,只好放棄。第二條路是巷道,必須繞一大圈,專家不建議走。

第三條路是由縣政府過紅綠燈到法院,再左轉金瑞飯店、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這條路的水溝蓋就是現在李宗翰定向行動的路線;不過,沿途的路邊停車會佔用,還是會影響他的安全。

開始上班時,縣府曾經讓李宗翰自己決定要在三樓上班或在一樓上班,結果李宗翰選擇三樓。蔡素真表示,室內及樓梯對他而言都是安全的;他上下樓梯的速度很快,剛開始讓她擔心;等她習慣了,又輪到社會課的人擔心。於是,蔡素真就建議他走慢一點,免得讓其他不知情的人都為他擔心。

李宗翰的職業重建,算是有一個好的開始。他平日的娛樂,主要是聽讀網路小說;他可以透過電腦的語音系統,把文字轉換成聲音。他說,他眼睛看不到東西,就比平常人少了很多慾望;眼不見,心就不想。目前,他覺得自己只要能平穩的生活就可以了。蔡素真則希望他能多參加一些聯誼,包括登太武山活動,藉以擴大交際圈。

李宗翰的父親認為李宗翰對現有的工作「非常滿意」,對工作內容、體力負擔的程度、工作環境、薪資等,也都在「很滿意」的範圍;惟獨對交通狀況感到「不滿意」。蔡素真表示。如果民權路沿線的民眾,能夠遵守交通規則,不要胡亂停車,就可以幫助李宗翰走得更安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