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香港金門同鄉會考察團昨與縣府座談對金門發展紛提建言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460

香港金門僑親如何看待金門?對金門的發展又有何建言?

來金考察參訪的香港金門同鄉會昨日假縣府召開座談會,與縣府官員代表、地區旅遊、特產業者交換意見。有人認為,應先確定金門未來的發展定位;有人建議要加強宣傳力度,落實「走出去、請進來」目標;甚至還有團員表示,政治問題不解決,沒有人氣,誰敢投資?建議二○○八年如果還是民進黨執政,金門應有所行動,不能再等。

考察團於廿四日來金,展開為期四天的投資考察行程,昨日分別考察水試所BOT案、高職BOT投資案、溪邊海水浴場投資案,也參觀水頭碼頭小三通作業、金門酒廠、料羅港運作、林務所,下午則再度前往縣府拜會,並假縣府舉辦投資考察座談會,預訂於今(廿七)日中午搭機赴台,明日返回香港。

昨日下午四時,一行人先拜會縣長李炷烽,李炷烽除介紹金門的整體投資環境、地理位置與發展願景,也與團員一一合照話別,稍後則假第三會議室舉辦蒞金考察投資環境事宜座談會,由縣長李炷烽與香港金門同鄉會會長許秀青共同主持。縣府官員代表、縣商會理事長蔡天送、旅行公會秘書長楊再平、地區特產業者多人出席參加。因團員們發言踴躍,會議持續至晚間六時三十分方才結束。

會議中,縣府特別提供地區投資方向建議,包括:開發觀光產業、成立健康養生村、興建兩岸精品中心等,以及相關的獎勵投資辦法,供與會香港僑親參考。

縣長李炷烽表示,金門是很特別的地方,得失相隨,禍福與共,從鄭成功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兩岸內戰對峙時,金門鄉親犧牲人數相當多,他認為,這是老天對金門的考驗,他也相信,老天未來會對金門有所回饋,由於來訪考察的團員大都是香港企業家,李炷烽說,這樣的情形象徵金門春天即將來到,他也歡迎大家多多宣傳,讓更多人來金參訪投資。稍後,考察團員們也分享這幾天來的考察心得。

民風純樸 感覺真好

  擔任顧問的香港金輪集團董事長王欽賢,在大陸南京等處都有房地產大投資,累計二十多億人民幣,他表示,一下飛機就很感動,縣長還親自前往迎接,讓他感覺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他誇讚金門人傑地靈,金門領導好、民情純樸,他笑說,副會長參觀景點時忘了拿包包,丟在現場,參觀完後,包包還在,讓他感受到金門的好民情,他也說,金門風光好、環境清幽,是塊處女地,可惜宣傳力度不夠,王欽賢建議縣府「走出去、請進來」,學大陸各省縣鎮,到香港推動招商引資活動,他表示,原以為金門破破爛爛,沒想到比珠海還好,環境整潔完善,起碼可以發展旅遊業;他也說,七月還將找印尼華僑企業家們來金考察。

從廈入金 可帶人潮

  香港金門同鄉會會長、香港大華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秀青,在大陸從事電廠投資,目前總投資額約二十多億人民幣,她指出,如果能爭取經由廈門進入金門,來訪的人會更多,她也建議交通、水電都要齊全一點,才好引進外資。

名譽團長王錦彪,也是香港緬華互助會會長、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在福建投資興築機場,是大陸第一家民間企業投資機場的,他認為可以將金門當教材,告訴大家,戰爭無情、和平無價;他表示,招商引資應先宣傳,建立口碑,由於每個投資者投資前都會找其創造利潤模式,加上投資者注重長期優惠,因此,建議縣府要允許投資者能長期經營。他也說明,大陸內地經濟發展可以說是奇蹟,主因在於政策變通,有所變通才能解決一切問題,而且,大陸都把企業者的成功,當做是主政者的成功;他建議,金門生態環境好,除可鼓勵更多人移居金門外,也應利用與大陸接近的優勢,將經濟搞好。

戰爭遺蹟 看了淚流

  擔任顧問的香港金寶島集團董事長梁思謀,連續十五年在大陸進行光纖電纜投資,也與韓國合作進行六千萬美金以上的投資案,他感性表地示,看到戰史館的歷史戰爭遺跡擺設時,不禁流下淚來,他質疑,兩岸同文同種,為何要打起仗來呢?對於地區能以砲彈做成鋼刀,他覺得相當驚奇,也指出,與來金前的感想印象大為不同。

香港華僑華人研究中心秘書長溫競文表示,到金門後大開眼界,金門基礎好、風氣好,夜不閉戶,上下一條心,招商條件十分好,一九八四年就從事大陸投資的他,更認為金門比當年大陸各地條件都好,但他建議,金門應先進行整體的規劃,確立招商的範圍及投資項目,以利招商引資。

整體規劃 不能再等

  在深圳投資設廠的興申發印製本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卓卓,則對金門刮目相看,認為比中國大陸二十年前大幅招商的條件好多了,也對地區的民主發展狀況予以肯定;他強調,政治應穩定,如果政治問題不解決,沒有人氣,誰來投資?誰敢投資?他也主張,二○○八年如果還是民進黨執政,金門應有所行動,不能再等。

在香港知名建築師事務所服務的建築師許玉銘,以建築設計的角度提出建言,她認為,每個城市的發展都有其定位,金門應先確定未來的發展定位為何?也要注重土地的總體規劃,以及生物科技的深入研究。另外,因來訪的香港團員們曾因天候問題,飛機差一點無法降落金門,因此,也有人建議縣府應設法與台灣談判,爭取降落廈門,再經由小三通來金,以利發展。

縣長李炷烽表示,政治安定確實是投資的根本,金門人要勇於表達自己的主張和意見,要把金門人的明天還給金門;他也說明,大陸重興利,台灣重防弊,以致寸步難行,而金門的土地由於私有權保護及對祖產惜售,因此,很難做有效開發。

和平金門 不要對抗

  李炷烽批評,中央集權,地方權限太小,金門要發展,需要中央給予政策,他對目前台灣的政治惡鬥很操心,他強調,金門最終訴求是「和平」!金門要和平,不要戰爭,一旦有戰爭,寧願選擇投降,不要對抗,因為和平才符合人性。對於國家名稱的爭論,他認為不重要,能否真正為民謀福才更重要。

旅行公會秘書長楊再平指出,香港利用港澳模式發展的經驗,值得金門學習;他也建議,開闢金港航線、加強金門與香港的文史研究,把香港好的經驗移到金門複製,學習香港的人才培育、尤其是地區所欠缺的專業經理人,更是應努力的方向。他也說,金門需要一個大的亮點,如杜拜帆船飯店、美國大峽谷空中步道等,才能讓世界看到金門。

縣商會理事長蔡天送介紹金門的特產,以及金門商業發展的困難及遠景。工策會總幹事盧志權則反映,考察團團員普遍關心金門地區土地取得問題、整體規劃,也認為BOT方案不符其需要,想要自提投資案。

遠景看好 紛紛投資

  建設局長李增財說明,未來兩岸再起烽火、金門成為戰地的可能性很低,政策一定是往前走,不會往後退,因此,許多人看好金門的未來遠景,已紛紛投資金門、購置土地,也歡迎僑親投資建設家鄉。

香港金門同鄉會考察團一行共計十四人,成員分別為:團長許秀青(香港金門同鄉會會長、香港大華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副團長許丕新(香港金門同鄉會副會長、香港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名譽團長王錦彪(香港緬華互助會會長、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顧問王欽賢(香港金輪集團董事長、總裁)、顧問梁思謀(香港金寶島集團董事長、總裁)、團員溫競文(香港華僑華人研究中心秘書長)、黃文遠(海外香港貿易公司董事長)、魏世新(香港華聲網站經理)、許玉銘(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劉莉瓊(香港金寶島集團董事經理)、郭卓卓(興申發印製本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娟娟(海外香港貿易有限公司經理)、洪素玲(香港金輪集團副董事長)、許丕績(香港PCCW部門經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