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昨慶青年節張嘉慶希望推動數位教育讓小朋友善用電腦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408

青年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年青人需要社會給他們機會,社會也需要年青人提供服務。青年能為社會做什麼?金沙鎮的優秀青年認為,金門正在轉型,少年家群居終日,有時會結夥做一些無聊的事情,社區中的青年,應該關心這些變化,適時給那些「序小仔」(輩份小的)一些關懷和規勸,不要讓青春變成叛逆。

本年度由金沙鎮各里推薦,並由金沙鎮公所核可表揚的優秀青年有李境豪、吳成龍、陳維勳、陳鈞民、張嘉慶、許怡傑、張自由、王重文等。他們從切身環境,說出自己的觀點,回答「社會需要青年做些什麼,青年需要社會給什麼?」的議題。這是慶祝青年節時,值得思索的一個題目。     

三十一歲的張嘉慶目前是創世紀網際網路負責人。他認為,青年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把握機會,並時時充實自己。他的專長在電腦,為了縮小城鄉的數位差距,曾經為低收入戶的小朋友開班授課;不過,他認為成效並不如預期,他希望未來能與政府合作推動數位教育,讓金沙或金門地區的小朋友懂得如何善用電腦。

張嘉慶目前是「VQ10」的成員,這是一個小團體,每隔一段時間,團體的成員就會舉辦一次社會服務。他們曾經募書本,送電腦,將具體的關懷,送到南投的羅娜國小,那是全臺灣海拔最高的一所小學。去年,他們則是到花蓮去服務。張嘉慶表示,有機會回饋社會,會讓人心情感到愉快。(IQ是智商;EQ是情緒智商;VQ與願景智商或文字力有關)

三十三歲的許怡傑目前任職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他是義消,一有空,就會現身在金沙消防分隊待命。他說,青年應該多為社會盡一些心力,但不必要求任何回饋。

三十歲的陳鈞民覺得金門這個社會,需要有人能自創品牌,為大家創造生機。以務農維生的他,認為保價收購制度已行之有年,對農民而言,是一種鼓勵;如果仿造臺灣,改成對地補貼,未必符合金門實際的情況。他認為,有人耕作,環境才能維持,否則豬草、銀膠菊、鼠患,將會威脅金門的整體環境。

陳鈞民常為鄰里間的事情出力。民間辦喪事最需要人手,他說這種是不需要人通知的,要自動靠過來。在喪事中,他通常會負擔抬棺的任務。

二十八歲的李境豪認為金門的工作機會很少,讓很多人無法根留金門,這是最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以他自己為例,家中的五個堂兄弟,只有他一個人留在金門。他當兵兩年回來,待業長達一年,若是很多人都同時待業一年,實在是人力上很大的浪費。

他認為,青年介於老人和少年之間;對上,應該把新觀念介紹給長輩;對下,應該負起規過勸善的責任,不要讓社區或族裡一些處於青春期的少年,沈溺在對身心沒有好處的活動。青年是少年的過來人,比較了解叛逆期的心理,應該負起責任,拉他們一把,避免他們誤入歧途。

李境豪在大學時曾經參與慈善義賣,他覺得那是很愉快的經驗;他認為青年人有機會、有能力,就應該多關懷弱勢。

三十三歲的陳維勳表示,金門的社會福利制度很好,對剛剛踏入社會的青年,卻似乎觀照不到。剛出社會的人,收入不足,在物價節節攀高的情況下,生兒育女成了沈重的重擔;對許多人而言,他們需要養育兒女上的支持;希望在社會福利上,能有一些配套。

陳維勳表示,相對於少年,青年各方面都比較成熟。金門正在轉型,結夥成堆的情況日益頻繁,雖談不上幫派,卻是一大隱憂;青年對序小者要能加以規勸,這應該是他們能夠勝任的工作。

陳維勳自己曾在公車上阻止過國中生以大欺小的事情;也曾在村里發生火災時,搶先幫忙救援。

三十三歲的張自由認為青年最大的問題,就是就業問題。二十五歲的王重文希望政府協助青年貸款創業,並建議青年多參與公益團體或志工團體。二十四歲的吳成龍希望職場上的資深員工,多指導年青的後輩;青年也應該多思考金門觀光要怎麼發展的問題。

這八位金沙鎮的優秀青年,昨天接受金沙鎮公所的表揚,並由鎮長陳昆第頒獎給他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