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地方經濟人貨中轉最迫切
金門縣商業會理事長蔡天送昨日在該會會員代表大會中痛陳中央小三通試辦六年多來,並未真正活絡地方的經濟,他大聲疾呼籲請中央在政策上更放寬,尤其人貨「中轉」最為迫切需要,才能讓金門目前蕭條的商業復甦起飛。
縣商會昨日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由商會理事長蔡天送主持,縣政府建設局課長林健民、社會局課長李廣榮列席聽取會員代表反映的意見和問題。
蔡天送反映目前商業不景氣的狀況,他說,國軍大量的裁撤後,許多長期賴以軍人消費的傳統商家生意冷淡,要取代的觀光業也沒有如預期的熱絡發展,加上兩岸試辦的小三通,人貨「中轉」的限制種種問題,也沒有刺激金門經濟的發展,讓目前金門的商業相當的蕭條,商會轄下的二十八個各同業公會都希望中央能大幅政策鬆綁,並開放小三通人貨中轉,才能為金門帶來商機。
蔡天送痛陳中央小三通試辦至今,並未真正活絡金門經濟,主要原因在於中央限制了人貨中轉,寧可讓進口台灣的貨品從香港或是馬來西亞、泰國等地來中轉,把錢讓外國人來賺,就是不允許從金門中轉,如何來協助金門振興經濟。他說,中央當初同意試辦小三通,也是站在應付地方政府需求和解決台商往返兩岸,以及國際視聽觀點,並非真正從金門當地發展做考量。
蔡天送認為目前的小三通,雖然提供台商和金門鄉親往返兩岸的方便,但台商在金門的消費卻十分有限,真正帶來經濟效益的只有帶動航空業者和幾家船公司,對於活絡地方的經濟幫助不大,唯有中央在人貨中轉政策上開放,兩岸貨物的實質流通,才能為金門帶來商機。蔡天送也說明商會這幾年不斷努力要讓地方產業走出去,在縣政府的協助下,到國內外各地舉辦商展,也參與世界金門日活動,所做的努力也有一點成績。他說,這幾年的商展,帶給參展廠商的利益約有九千多萬元,還不包括後續各廠商接獲的訂單,為了生存,地方政府和商會只能自己努力尋求商機。
列席的縣政府課長李廣榮和林健民也希望結合商業界集思廣益,提供意見讓政府部門參酌,並做好轉型與行銷策略,以因應時代潮流,大家努力來為金門商業開創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