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圖書館辦活動何碧羨說故事
金沙鎮圖書館昨天在光前里舉辦故事閱讀推廣活動。精彩的繪本,藉由生動的言語傳達,以及與聽者的雙向互動,讓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這個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小朋友從聽故事的過程中,對故事產生興趣,並提高主動閱讀書本的慾望。
活動中的說書人是何碧羨,目前任職於金門縣文化局;她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把一本小書加工放大,為的就是要讓幾十個小朋友及家長,同時可以看到繪本的內容。
何碧羨說的是「愛心樹」(The giving tree)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棵蘋果樹和一個男孩。男孩從小就喜歡在樹下與大樹玩捉迷藏,用樹來盪秋千,爬到樹上吃蘋果。畫中的蘋果樹,垂著兩根枝條,就好像是媽媽的手;說書人深化了這種類似母子關係,還唱起帶著摯愛之情的歌曲:我永遠愛你|你是我心中永遠的寶貝。
小男孩長成少年,長成大人之後,對大樹的依戀逐漸消失,大樹也開始感到寂寞。當少年男孩重近回到樹旁,他不要別的,只想要錢;大樹就給他蘋果,讓他賣錢。當成年男孩回到樹旁,他別的不要,只想要房子;大樹就給他枝幹,讓他蓋房子。當中年男孩滿懷失意地回到樹旁時,他萬念俱灰,別的不要,只想要一艘船去環遊世界;大樹就把整個樹幹給了他,讓他做成船。當男孩垂垂老矣地回到樹旁,大樹似乎沒有什麼可以再給他了;不過,這回,男孩什麼都不要,只想休息;於是,大樹就讓僅餘的樹基,變成老男孩的凳子;樹與人,重新找回了親密的關係。
這則故事的寓意並不難懂,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母愛的包容或是樹為人類所做的犧牲;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進行更有深度的解析,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先養成閱讀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