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學校母語日教育局將實施訪視輔導
金門縣政府教育局表示,金門縣九十五學年度下期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推動「學校母語日」將實施訪視輔導,對象包括金門縣各公立國民中學五校、公立國民小學十九校及公立幼稚園一所,合計二十五校(所),期達到培養全校師生會說母語的能力,以及營造說母語的環境,使學習融入生活中,並使師生充分了解母語文化之美與內涵。
金門縣九十五學年度下期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推動「學校母語日」訪視輔導,實施語言係以地區多數使用的語言─閩南語(金門話)為主。實施原則:一、生活化原則:與日常生活結合,力求自然而不刻意矯作。二、正常化原則:以不影響正常化教學,進行母語教學。三、趣味化原則:透過生動活潑的方式教學,提升學生熱愛說母語的興趣。四、情境化原則:校園、教室等學習場域情境布置,讓學生在濃厚的氛圍中,深具說母語的衝動。五、鼓勵化原則:鼓勵學生開口說母語,並主動說母語的習慣。
實施重點,母語日當天的日常生活對話、打招呼或接待客人等,皆以母語為應對進退的生活禮儀。朝會時間師長的校務報告或學生的專題講演,盡量以母語為溝通語言。晨光、午間的音樂播放,可選播鄉土歌謠、囡仔歌等音樂,以營造學習母語的愉悅情境。而辦理母語學藝活動或競賽,如講演、朗讀或說故事等,培養學生對母語的欣賞能力。文化走廊布置鄉土諺語專區,各班級教室情境布置開闢鄉土語言教學專欄,並定期更新。同時運用晨光或導師時間,教導學生認識鄉土俗諺。並依教學需要將母語融入各科教學中,如藝術與人文領域的音樂課教唱或歌詠金門的歌謠,語文課吟頌唐詩等。以及鼓勵學生在家與家人多以母語交談,並確實追蹤考核。
至於訪視輔導方式,包括學校自我評鑑、金門縣訪視輔導評鑑及教育部訪視輔導評鑑。在學校自我評鑑方面,各校應依據這項實施計畫,訂定「學校母語日」教學實施計畫,成立「學校母語日」推動小組,內容應包括行政運作、活動規劃、情境營造等,並應於四月十五日前,將計畫與活動計畫申請表、活動經費概算表送縣府教育局備查。各校依自訂的母語日教學實施計畫自我評鑑,並應依據評鑑結果提出改進方案,以增進實施績效。各校應於九十六年十月三十日前,將「學校母語日」教學實施計畫、成立「學校母語日」推動小組、學校母語日實施成效及自我評鑑表(含電子檔)送教育局備查,俾彙整訪視輔導成果報告及經費收支結算表,送教育部辦理核結事宜。而金門縣縣訪視輔導評鑑方面,教育局為執行本項評鑑,成立「金門母語日」訪視輔導及評鑑小組,採多元方式進行,力求公正、客觀,以確實掌握「學校母語日」的成效。訪視輔導及評鑑方式,採定期、不定期實施,定期方面,配合教育視導日程實施。不定期方面,則在四月至六月進行抽訪。
獎懲辦法,金門縣經訪視輔導委員實地訪視後,擇選特優三名、優勝二名,合計五名,由教育局頒發獎牌乙面,以資鼓勵;實施成效欠佳的學校,教育局將了解其困難並協助改善,必要時,將擇期再訪視輔導,評鑑成效做為校長年度考核或參與遴選之重要參考。而教育部將於每年二月二十一日「世界母語日」辦理推動「臺灣(金門)母語日」活動實施成果發表會,表揚各界推動成效,提供觀摩與分享經驗之機會。至於學校參與績優人員,依權責予以嘉獎或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