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化局十四日將推出生命摯愛獵影展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專訪報導。
點閱率:517

「王維壽陳則錞||生命摯愛獵影展」即將於四月十四日至五月二日在文化局登場。這二人個性一靜一動的奇妙結合,就如攝影展名稱,那般地鮮明耀眼。

常常,在大夥的聚會場合,突然有位女子,隨著流洩的音樂,率性地擺動起舞;也曾在太武山林中,瞥見她無視往來登山客的吃驚眼光,沿著山路盡情伸展雙手,或是手舞足蹈著,向天地打招呼。

彷彿穿著流浪舞衣的那女子,她就是陳則錞。

我就是我。

這樣的信仰,讓她在生命戲場的前半折子,活得精采,卻也走得踉蹌;不過,這樣的生命歷程,卻讓她更能體會人世的苦楚,更懂得包容旁人的不同。

在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李清照詞生命意境之研究||以生死學觀點探討」謝辭中,五十七年次的陳則錞,敘述著自己多年來成住壞空的生命旅程與成長,「古城獨居、三芝作陶和多年的宗教之旅,是我的沈潛期;台北時期的醫院義工與臨終助念,助我更貼近生命;溯溪攀岩騎馬自助旅遊登百岳,使我更能與大自然相嬉相融;甚至從年少以來,我為之困惑多年的外公往生,此刻想來,也是充滿感恩!因為它是開啟我此生探索心靈世界的第一把鑰匙」。

過去一直是個生命頑童,浪跡天涯的野ㄚ頭,在認識並與魏健峰結為伴侶,孕育了小壯丁子淵後,陳則錞的心境,有了不同的體會與變化,率性自我的她,歡喜讚嘆大化的奧妙之餘,也開始點點滴滴學著||更如實單純的存在。

這些生命心情轉折,陳則錞用鏡頭來紀錄、言說。所歷經過的生命滄桑與心情縮影,也成了攝影展中,與觀眾對話溝通的元素。

五十八年次、任職民航站台勤公司的王維壽,則是另一種風景。

與熱情、外放的陳則錞相較,王維壽十足的冷靜與靦腆,陳則錞笑他,總像個老禪師一樣不說話,就如同一具安靜的攝影鏡頭,安份地捕捉展現屬於自己生命中的光彩。

也許,在混沌而複雜的人世,懂得保持沉默,是一種大智慧;能夠遠離塵俗、沉浸花草,才是一種真幸福。

兩條原本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因為金門縣攝影學會的因緣,而發現彼此的真與好。而天差地別的個性,則讓這樣的相知更顯珍貴。

安靜的王維壽以蓮花為展出主題,一向與眾不同的陳則錞,則喜歡由水中倒影看世界,一幅幅的倒影圖,就是她內心思想世界的寫照,「看水中倒影,以為假的,但其實也是真的」,陳則錞如是說,有了兒子子淵後,顛倒的世界,添了更多溫暖與真實,因此,子淵的喜怒哀樂、豪放哭笑,也成了生命中的重要元素。

關於攝影展的名稱,「生命摯愛獵影展」,陳則錞說,其中,「生命摯愛」構想來自於她碩士論文的研究主軸(生、愛、死),而「獵影」則源自於她所激賞的一位女攝影家紀傳影片之片名。

其實,這場攝影展的主角原本預訂三人,不過,另一位參展夥伴周成仁不幸去世,以致無法參展,突來的變故,憑添遺憾、無奈,也許吧?!這就是生命摯愛的真正實相。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