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啟動快樂洗手智慧小列車

衛生局啟動快樂洗手智慧小列車
每年四到六月是腸病毒疫情流行高峰期,金門縣衛生局辦理「快樂洗手智慧小列車」巡迴校園衛生教育宣導活動,昨日開抵中正國小校園宣導,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建立校園防疫機制及正確認知與防治觀念,共同防堵腸病毒等傳染病入侵校園。
衛生局辦理這項「快樂洗手智慧小列車」巡迴校園衛生教育宣導活動,安排於四月三日起至四月二十日巡迴地區各所學校舉行,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中正國小活動中心展開,由國小一、二年級小朋友四百多人參加,活動有帶領學童跳健康操,宣導洗手預防腸病毒的觀念,並向學童示範「濕、搓、沖、捧、擦」的洗手五步驟,最後也進行有獎徵答,希望能建立學童重視衛生和勤洗手的觀念。
衛生局疾病管制課表示,腸病毒好發於夏季和初秋,流行曲線是雙峰形態,第一波較大在四到六月,第二波較小在九到十月;而根據長期通報曲線也可發現,每兩年是病毒大流行周期,今年雖然不在大流行周期,但防疫仍不可掉以經心。
衛生局疾病管制課指出,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分泌物而受到感染,傳染力雖強,但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習慣,即可降低感染的機會,因此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洗手,即為預防腸病毒感染最好方法。
校長張峰德指出,目前還沒有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去提昇我們的免疫力,進而絕對預防腸病毒感染。但我們有一些作法,可以減少腸病毒感染的發生率,平時應該多注意營養與運動,讓我們的免疫系統處於最佳狀況。在腸病毒的流行期,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以減少接觸腸病毒的機會,並隨時注意洗手,隨時注意避免亂摸鼻子與嘴巴的不良習慣。一旦小孩生病了,必須帶去看醫師,確定是否為腸病毒感染,並接受必要的治療。並強調腸病毒最有效防範方法為勤洗手及提升抵抗力,因此學校除了藉由活動推廣「勤洗手」運動外,更重要的是教導小朋友養成「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落實「勤洗手、吃得巧、動得好」健康三大法寶,讓小朋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