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觀音年久多處剝落寺方將邀請大陸匠師提供協助整修

自在觀音年久多處剝落寺方將邀請大陸匠師提供協助整修
海印寺正在整修,藉著這次整修,廟中最古的自在觀音和泥塑十八羅漢,都將會進行修復,寺方還將規劃成立寺史館(寺史室)。
住持釋性海表示,如果民眾擁有海印寺的老照片,希望能踴躍提供,若經寺方採用者,將會註明提供者或攝影者的芳名。十八羅漢的舊照,則可供修護時做為參考。
海印寺前殿和殿前的龍樓、鳳閣目前都已拆除重修;由金門縣政府補助一千萬元,其餘八百萬元由寺方自籌。整修所用的木料來自大陸,目前已送到臺灣進行防腐處理。
廟中供奉的「自在觀音」乃是泥塑的金身,也是海印寺歷史最悠久的佛像,現在已經有多處剝落。自在觀音在十年前就曾經修護過,但因為技術不精,仍復脫落。藉著這一次整修,寺方將邀請大陸匠師許新高到海印寺提供協助。
許新高是負責修護廈門南普陀寺的首師,他正在金門觀光,昨天已經到海印寺看過自在觀音。據釋性海所述,許新高認為過去的修護,並沒有採用傳統工法,菩薩衣飾上的紋路也沒有按原樣修護。
許新高昨天只是先到海印寺參觀一下;海印將著手辦理申請,希望經由正式管道,禮聘對方到海印寺執行自在觀音的修護工程。
除了自在觀音之外,寺方還保存了原有的泥塑十八羅漢,寺方也希望能把祂們重新拼組起來。釋性海希望社會大眾提供十八羅漢的老照片,以便修護時進行參考。他表示,這些古物都是金門的寶。
太武山上的海印寺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靈山古寺,一直被視為金門的文脈。太武山和海印寺是一組概念,與之相關的名稱包括太武、太武巖、武峰、武巖、巖宇、海印巖、太武山寺、太武山巖寺。自在觀音後的假山刻著太武岩三字。
海印寺始建於南宋度宗咸淳年間(西元一二六五年迄一二七四年),原本祀奉在北宋成仙的通遠仙翁。明神宗萬曆八年,有巨賊(大盜)越獄;同安縣令金桂峰禱於太武巖寺,找回了人犯,因此與瓊林進士蔡貴易等金門士紳發起重修,海印寺的規模也就從此擴大了。
海印寺屢圮屢修,由道廟轉為佛寺。蔡貴易、蔡獻臣(雙蔡為父子進士)和陽翟進士陳賓門(與蔡獻臣同榜),以及稍晚的盧若騰(崇禎進士),都在不同時期參與過倡修海印寺的工作。
蔡貴易、蔡獻臣、盧若騰都為海印寺盡過心;三人都曾經在寧波任官,後來都被奉祀於寧波府的報恩祠中。蔡獻臣著有︽清白堂稿︾,盧若騰著有︽島噫集︾,都是金門歷史或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蔡獻臣認為海印寺的興廢,與金門的文事(文化及科舉)有關。海印寺的石門關上的「海山第一」,相傳是盧若騰所題。
宋代丘葵、明代的丁一中、曹學佺、洪受、蔡守愚、蔡復一、盧若騰、清人蕭重、林樹梅等島內或島外文士,都曾以太武山或海印寺為歌詠的對象;有些詩曾刻於已經拆除的海印寺樓閣。太武山和海印寺,是金門文心道韻的薈萃,海印寺的文史資料,的確應該好好整理和充實。